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章 教育太子

劉恆之所以早早立下太子,就是為了早點培養一下太子,順便打消其他諸侯王對皇位的想法。

劉恆之前,每一位皇帝的交接都引發了大動亂,如果不早早立下太子,為太子培養新班底的話,那麼太子繼位後,怕是很難接手朝政。

劉恆已經坐了皇位,堅決不允許兒子這裡出什麼差錯。

況且,劉啟加上皇太子的冠冕,劉恆的皇位也算徹底坐穩了。

畢竟劉恆諸呂寸功未立,宗室之中有些人,要求劉恆死後傳位給其他宗室。

這種想法在宗室中的呼聲很高,畢竟大家誰不想做皇位呢?

但是功臣集團哪能願意啊?

劉恆則從中調和功臣和宗室的利益,趁機立了長子劉啟為太子。

太子乃是國本,國本已立,其他諸侯王也就徹底沒戲了。

既然太子已經確立,不出意外便是未來的新皇帝,對太子的教育自然是很關鍵的。

劉啟已經七歲了,也該給他物色一位好先生了。

劉恆挑來挑去都不滿意,畢竟大臣們各懷鬼胎,要讓他們教太子,他們必然是投入太子一黨,到時候就麻煩了。

最後,劉恆還是將目標鎖定在雲哥身上。

————————

這天劉恆批完了奏章,就來到了竇漪房的椒房殿。

劉啟是他和竇漪房共同的孩子,為劉啟找先生的事情,劉恆想要和竇漪房商量商量。

椒房殿便是西漢歷代皇后居住的宮殿,如今,竇漪房被冊封了皇后,自然也搬到了椒房殿居住

劉恆走進大殿,卻看到竇漪房抱著小兒子在玩耍,大兒子劉啟則被晾在一邊,獨自讀書寫字。

看著劉啟抓耳撓腮的樣子,大概是對學習上的事不懂了。

竇漪房聽到腳步聲,抬起頭看到劉恆,急忙整理後衣裝,抱著兒子劉武對劉恆行禮,一旁的劉啟也趕緊放下了手中的筆,給父皇行禮。

劉恆不止一次看到竇漪房只顧著小兒子劉武,將劉啟晾在一邊。

“皇后啊,劉武年紀也不小了,你應該放下他,讓他自己好好玩,啟兒現在正是學習的年紀,況且他又是儲君,應該多多關照一下他的學習,你老是在那抱著劉武玩什麼呢?”

“回陛下,武兒年紀小,正是需要臣妾教習的年紀,不然怕會長歪啊!

劉啟他已經懂事了,學習一些治國之道,臣妾又不干涉,讓他自己在那學就可以,臣妾又何必一直盯著看呢?”

竇漪房懟的劉恆啞口無言,劉恆走上前,看了看劉啟正在寫的東西,上面確實有許多不會的和做錯的。

竇漪房這麼偏心,劉恆也沒了和他聊事情的慾望,劉恆只得拉著劉啟,領著兒子一起去了母親薄太后那邊。

竇漪房不喜歡這個大兒子劉啟,覺得這個兒子性格不像他。

自從有了小兒子劉武之後,竇漪房就天天帶著劉武,幾乎寸步不離。

可以說,幾乎到了溺愛的程度。

竇漪房還算明事理,不爭寵,後宮裡面的事情,也處理得井井有條,唯獨對小兒子劉武過分溺愛。

就這樣寵溺劉武、疏遠劉啟,怕是要釀成禍患。

由於劉恆自己每天操勞國事,對兒子的教育肯定是缺乏的,再加上竇漪房又不管劉啟,這孩子怕是會缺少關愛。

劉恆把兒子劉啟抱到了母后薄太后那邊,希望母后能夠帶著啟兒,用教育自己的方式好好教育一下劉啟。

“母后,漪房她太過於偏心劉武,忽視了對劉啟的教育,既然她不願意帶,那劉啟還是要母后多多操心一下了。”

薄太后深知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況且劉啟也是他從小帶大的,對這個小孫子自然是很有好感,便答應了下來。

劉恆又和母親商量了一下,讓蘇雲當劉啟先生的事情,薄太后聽完,也對此表示贊同。

無論兒子做什麼決定,只要兒子是三思過後認為對的,薄太后從來都不去反駁。

有前面呂后干政的先例,劉恆便重新定下了後宮不得干政的規定,薄太后便以身作則,從來不插手朝政。

薄太后不愧是一代賢后,帶出了一代明君劉恆,又培養了一代能君劉啟,西漢能有文景之治這一盛世,離不開薄太后的賢明。

薄太后的存在彌補了劉啟缺失的母愛,歷史上的劉啟登基後,也是和奶奶薄太皇太后更親。

……

對於雲哥當劉啟老師這件事,還得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