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章 親自平叛

朝中大臣們忙忙碌碌一整天才把家安置好,還沒來得及慶賀喬遷之喜呢,大早上的皇帝就把他們叫過去了。

他們都在朝中有親信,並且在地方上也有自己的人,他們早就聽說了臧荼造反的訊息。

現在他們也只能在心裡罵臧荼,早不反晚不反,偏偏今天造反。

遠在燕國的臧荼從昨天晚上開始一直就沒停打噴嚏,他心裡一直犯嘀咕。

是有人罵我還是咋的…

……

早上在長樂宮召開大朝會,要商量如何處理臧荼造反的事情,因為今天是搬到長安來的第一次大朝會,就連正在溫馨的小窩裡睡覺的蘇雲,也被劉邦逼著參加。

自從在洛陽第一次開朝會,看到群臣散漫的樣子,劉邦心裡就不滿了。

於是他私下裡找到叔孫通,結合了古禮和情理,製造出了一套完備的禮儀體系。

搬來長安之前,劉邦就把這套禮儀分發了下去,讓諸臣們學習。

自從上次劉邦發飆之後,諸臣們都乖乖的變老實了,劉邦說啥他們就聽啥了。

朝會開始前,大臣們要站在宮外站好,在太監宣佈大朝會開始後,分成兩路進入大殿。

擔任太尉的樊噲等武官站在西邊面向東,擔任右丞相的呂澤等文官站在東邊面向西,要恭恭敬敬的站好。

等到大臣們全部站定之後,皇帝再開始進殿,接受群臣的朝拜。

等群臣們一個個拜完以後,再按照官職的大小,恭恭敬敬的行禮,然後依次找到自己位置跪坐好。

就這樣,劉邦基本確定了中國千百年來上朝的一個基本形式,為了維護皇權的神聖不可侵犯而正式形成了禮儀。

劉邦走進大殿,看著下面低頭叩拜的群臣,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總算體會到了當年始皇帝君臨天下的感覺,當年的始皇帝就在咸陽同樣的位置發號施令。

他終於明白,始皇帝為何執著於傳江山二世乃至萬世了。

這種感覺是古往今來所有男人都追求的!

劉邦之下是任命的相國蕭何,站在臺階最下面,百官的最前面統御百官。既不算文官,也不算武將行列。

而蘇雲跪坐的位置是文官第四位,前面第一位是呂澤,第二位是酈商,第三位是張良。

他們三個人分別代表的三大集團,呂澤代表著外戚集團,酈商代表著軍功集團,張良代表著謀士集團,很明顯,劉邦是讓他們相互制衡。

至於武將那邊人還真不多,建國之後劉邦為了穩固權力,收回了許多將士的兵權,強制把他們改成了文官。

因此,可以說西漢初期所有的權力牢牢把握在劉邦手中,下面所有的臣子都是劉邦的“功狗”。

“大家應該都聽說臧荼造反的訊息了吧?今天喊大家上朝,就是讓大家一起議議,看看該怎麼平叛啊?”

劉邦的每句話都透露著龍威,眾大臣不寒而慄。

朝中鴉雀無聲,沒人站出來去帶兵平叛。

其實這也有劉邦的原因,軍權政權,財權現在劉邦是一手抓,防止文臣做大削弱了丞相許多權力,防止武將有兵權威脅統治,將許多武將的兵權都卸了,改成了文臣。

這才是劉邦眼中的君主專制制度,如果不是劉邦,大秦建立的君主專制制度就和秦朝一樣二世而亡了。

蘇雲靜靜地坐在那裡,反正他又不帶兵,和他沒關係。

“陛下!臣願意帶領軍隊,先去平定臧荼之亂!”

蘇雲被後面突然出現的聲音嚇了一跳,這聲音很快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居然是長安侯盧綰。

劉邦猛的一拍龍椅,剛想表現出開心,又突然壓了下去。

“好,不愧是朕的兄弟,有闊氣,朕要的就是你們的態度,

盧綰你也不用親自帶兵,這次隨朕同行吧,做朕的先鋒!”說完他擺了擺手,示意旁邊的小太監。

“宣詔。”

旁邊的小太監拿出布詔,唸了起來:“應天順時,受茲明命詔曰:‘今臧荼叛亂,朕統領十萬大軍,親自前往平叛,命皇太子劉盈監國,升蘇云為左丞相,但暫不開設丞相府屬官,和相國蕭何共同輔佐朝政,欽此。’眾人接詔~~”

蘇雲愣在了原地,居然加封他為左丞相!

此時漢代文官最高是相國,下設右左丞相,以右為尊,左次之。

即便是三個人官裡最小的左丞相,也已經是文官裡的領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