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豨起兵的訊息迅速傳遍了全國,他現在也在乎什麼唾罵不唾罵的了,他就說明白了,就是起兵就是造反!
陳豨明白的很,勝者為王敗者寇,只要能贏,什麼反賊不反賊的都無所謂。
蘇雲在小屋中,看著陳豨造反送來的“反叛宣言”,根本忍不住心中的嘲笑。
這陳豨或許真的有軍事天賦,但對政治上的理解一點都沒有。
你要在公元前199年之前造反,這麼想真沒什麼問題。
但如今,多年戰亂過後,漢朝迎來大豐收,百姓的生活正在漸漸變好,誰願意跟著你去做掉腦袋的事情?
陳豨現在的造反,已經失了人心!
~~
這次劉邦繼續御駕親征,劉邦並沒有讓蘇雲跟著。
太子在朝中需要有人輔佐,而且韓信也在朝中,劉邦相信蘇雲能夠平衡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而且去的人太多了,大漢開國全明星幾乎都去了,用不著蘇雲了。
由於劉邦已經提前做了準備,十月初,劉邦便集天下之兵前去平叛了。
30萬vs30萬。
這場大叛亂幾乎延及全國,波及全國半數以上的郡,聲勢浩大,一時間還真有改朝換代的景象。
一場將近兩年的叛亂和平叛,正式拉開了序幕,劉邦也沒想到,這場仗會打那麼久……
……
老太公去世後,蘇雲也就不用一直住在宮裡了,又恢復了原來“上五休一”的情況。
再次搬回家裡,蘇雲給小丫頭來了一個熱情地擁抱,畢竟好久都沒回來了。
舒服……
還是和原來一樣,大大的軟軟的……
有這麼舒服的溫柔鄉在,誰還要去跟著劉邦打仗啊?將腦袋拴褲腰帶上,和那麼多人搶那點軍功,根本不值得。
“咚咚咚!”
門外響起了激烈的敲門聲,下人去開門,蘇雲很無奈的鬆開了和媳婦的擁抱。
小丫頭識趣的朝後面走去,蘇雲則推開門,走到了前廳。
下人跑了過來,“老爺,門外有個自稱成紀令的人求見你,他說和你有賭約,你會明白的。”
成紀令?
一說和自己有賭約,蘇雲就明白了。
正是三年前和自己打賭的成紀令李尚,這時候他怎麼來自己家裡了?
雖然有疑惑和不解,但畢竟人家來看自己,總不好駁人家的面子。
“讓他進來吧,在前廳等著,我去後面換個衣服,馬上過來。”
“是……”
一刻鐘以後,蘇雲換了一身衣服走了出來,畢竟要見客人嘛,總是要隆重一點。
李尚看見蘇雲出來了,眼神中滿滿的都是驚喜,急忙趕上前來作揖。
“拜見長青侯,在下冒昧前來,沒有打擾了侯爵吧?”
三年不見,李尚不知道蘇雲還認不認他這個兄弟,因此客客氣氣地,不敢稱兄道弟。
打擾了,打擾得很厲害!
“不打擾,不打擾,你我都是兄弟,不用在乎那麼多,你不鎮守成紀怎麼來到京城了?有沒有去見太子殿下?”
聽到對方這麼說,李尚開心的不得了,也沒有了剛才的謙遜,“我三年治理成紀取得大功勞,被陛下升為上郡郡守。
如今進京述職,等我到的時候陛下已經帶兵出征了,已經先見過太子殿下了,特地再來看看兄弟你。”
李尚的性格倒沒怎麼變,還和原來一樣,看著很矜持,實際上一聊開了比誰都“豪放”。
蘇雲心知肚明,他被提拔不是因為政績,而是因為陳豨的造反。
上郡是代國的領土,現在已經被陳豨控制,劉邦特地加封了一些有功勞的地方官員,把他們封到了代趙兩地做郡守。
就是開出一些空頭支票,陳豨在他們就升不了官,所以他們就會竭盡全力的反對陳豨。
實際上就是畫餅,畫出一個利益平衡來,直到達到所有人都滿意。
走之前,劉邦已經暗地裡敲打了呂雉,劉邦走後,呂雉暫時不敢插手朝政了,監國就落到了太子劉盈的身上,呂雉只敢在旁邊指指點點,不敢在握起象徵皇權的筆桿子。
就目前來看,除了陳豨造反以外,大漢都處在一個蒸蒸日上的發展階段,蘇雲知道劉邦會勝,所以也不打算勞心勞神地出功出力了。
李尚也只是來看看自己,沒什麼別的意思,兩個人聊了聊三年來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