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了,因為環路和單行通道,讓車流像是人體裡的血液一般,按照既定的方向有序行駛。如果換做是雙向車道的話,不管司機素質有多高,總會遇到壓車的情況。
回到酒店以後,李明揹著孫雅薇回到了她的房間,剛剛安頓好孫雅薇,孫父推門進來就說:“好訊息,明明!你被市隊選中參加省賽了!”孫父沒有得到預想中李明的回應,而是看到李明和自己的女兒坐在電視機前盯著螢幕紋絲不動。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時零分零秒,伴隨著鏗鏘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鮮豔的五星紅旗第一次在“離家”156年的香港上空高高升起,屬於香港的歷史新紀元由此展開。
七月一日零時,五星紅旗在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會場升起,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陸海空三軍進駐香港接管防務。凌晨一時三十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七層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宣告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宣誓就職。
,!
夜晚,港島街道上老式的有軌電車叮噹地響著,彷彿在告訴馬路上穿行的人們它在分秒不差地照常行駛,車頂上滿坐著的觀光客開心地欣賞著香港夜景。銅鑼灣鬧市區的一個鮮果蔬菜生肉市場,顧客還是川流不息。六月多雨,氣候變幻莫測。三十日這一天基本是在雨中度過的,中午稍稍小了一點。中午一過,李明和孫雅薇打著傘跟隨著維多利亞灣的人群,隔海眺望會展中心。
人群中外國遊客很多,一家人都身穿黃色雨衣的外國遊客,早早來到在維多利亞公園海邊,等待夜晚的到來。下午四點以後,雨變得大了起來,人山人海的維多利亞公園,一片彩色的雨傘在晃動。李明和孫雅薇只好躲回了香格里拉酒店內,站在高層套房內繼續觀望著對岸會展中心的迴歸動態。而在那一晚,整個維多利亞沿岸的酒店或其他高層建築,全部爆滿。
晚上六點,暴雨似水柱般傾盆而下,愈下愈猛,似欲將百年悲愴洗刷殆盡。差幾分鐘快到晚上八點,突然暴雨驟停,恰好到了禮花試放彩排的預定時間,耀眼的煙花禮炮藉著這短暫的停雨間隙,衝上天空。之後不一會兒,雨又下了起來。入夜,人越聚越多。從6月30日傍晚至7月1日凌晨的香港迴歸之夜,香港萬人空巷,潮水般湧來的人們已經塞滿了維多利亞公園。
而就在兩千公里以外的京城,迴歸前一天的早上,高月和馬屁、老皮還有發糕來到了天安門廣場香港迴歸倒計時牌前。說來也奇怪,出來時天氣好好的,剛到廣場,就下起了小雨。淅淅瀝瀝的雨籠罩著廣場,可倒計時牌前的遊客卻一點兒也不見少,許多人淋著雨專門來這兒拍紀念照。幾個月大的嬰兒也坐在童車裡被家人推著趕過來拍照,從貴州來的幾位列車員不顧幾個晝夜連續的奔波,一到北京就跑來留影。
望著人們喜慶的樣子,心裡想得很多很遠:中國輝煌與苦難的歷史,香港的被迫割讓,改革開放後國家的進步,香港即將回歸祖國……。就在這個時候,雨突然停了,一縷縷陽光灑在石板路上,淺淺的積水中映出人們歡快的笑臉。
6月30日晚上,天安門廣場上舉行慶祝香港迴歸大型聯歡活動。夜幕降臨,華燈閃爍,各界民眾聚集在廣場上載歌載舞,迎接回歸的時刻。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豎起巨型標語牌,紅底白字的“慶祝香港迴歸”六個大字耀眼奪目。其間佇立的巨型電視螢幕,將直播香港迴歸的現場畫面。
高月在京城的廣場上給孫雅薇撥通了電話,任憑人群淹沒了她們通話的聲音,兩個小姐妹激動的共數著迴歸倒計時。距離7月1日零時還有10秒鐘,數以億計的全球華人開始齊聲倒計時:“十、九、八……三、二、一!”隨著倒計時牌上的數字閃動成“零”時,京城、維港廣場上的民眾沸騰了,吶喊聲、歡呼聲、鼓掌聲響成一片。
零點一過,香港維多利亞港灣上空的雨已基本停了,煙雲盡散。人們屏住呼吸,瞪大眼睛,瞬間上百朵璀璨的禮花,綻放出耀眼的光輝,升騰的煙火照亮了維多利亞灣的黑夜,中國人期盼了一百多年的時刻——公元1997年7月1日終於到來。
七月一日凌晨一時三十分,特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在會展中心新翼七樓隆重舉行。龔鵬磊與央媒同仁分別在3個不同角度拍攝。龔鵬磊在最後一排過道搭起的臺階上用400毫米長焦距鏡頭拍攝。不知是記者過多還是木板承受力太差,只要有人一動,旁邊記者的相機就跟著晃。如有人走動,周圍四五米的距離都會感受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