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返身上車時,趙陽還在扶著車頂回頭張望著高月,結果被馬亮從身後一腳給踹向了車內。馬亮邊踹邊說:“朋友妻,不可欺!”
省青賽半決賽第一場,省青隊對陣牛城隊,比賽定在燕大的露天籃球場舉行。由於是半決賽的第一場,開球時間定在下午的四點鐘。比賽採取毛時計時,分上下半場,四個小節,每節十分鐘。裁判則是由省體委派來的國家級裁判“主哨”,場邊的計分和技術統計則是由秦皇島市體育局的工作人員和燕大體育系的老師來負責。光是比賽工作人員的配置,足可以稱得上“豪華”兩字。
,!
不光是裁判和技術團隊,就連到場觀戰的人群中也都是“專業性”極強的。此次參加聲中學生杯的所有參賽隊伍,都在關注著剩下的四強中,到底誰才是最後的冠軍。另外,秦皇島此時正值旅遊旺季,一些看了當地報紙和電視新聞,且喜歡籃球的外地遊客,都前來燕大觀賽。而燕大為了拓展學校的影響力,對外展示學校的硬體設施和辦學實力,破例在半決賽和決賽期間開放校園,讓外地遊客在觀賽之餘,還能一覽燕大風采。比賽場地兩側,早早就被校方搭建的簡易看臺所圍住。為了滿足更多的到場觀戰人群的需求,燕大可以在比賽場地四周擴大了觀賽的範圍。可以說,在半決賽這一天,燕大的新籃球場儼然一個熱鬧的集市一般。
時任校領導的燕大書記在當地體育局領導的陪同下,在現場進行了簡短的觀摩。並且在省隊魏教練的邀請下,和省青隊的隊員合影留念。燕大書記表示,希望小夥子們拿出中學生應有的朝氣和拼勁,力爭上游,爭取闖入決賽去力爭冠軍。李明所在的牛城隊,一時間則淪為了這個賽前活動的“背景板”。可以說,在所有人眼裡看來,牛城隊只不過是省青隊的“試金石”而已,這場比賽也只是省青隊展示真實實力的“演練賽”而已。就連牛城隊中深受尊重的劉指導,也只是和省體委的個別領導和秦皇島體育局的領導,隱晦的照了個面。省青隊彷彿從賽前待遇和賽場營造氛圍上來說,像是贏下了這場比賽一般。
不過好在牛城隊的“親友團”聲勢並不弱。當得知自己孩子闖入省賽四強後,很多隊員的家長都跟單位請了假,從幾百公里外的牛城趕到秦皇島,就是為了給孩子們加油打氣。而這其中屬李明的“親友團”陣容最為強大,李明的父母、孫雅薇的父母、高月和自己的父親、李明的同學好友,甚至是曾有幾面之緣的省報記者龔鵬磊,也都到場助陣。此外,與牛城交好的幾座兄弟城市的球隊,也都拉出了支援牛城隊的架勢。因為,省青隊畢竟是個省屬球隊,如果讓他們來選擇的話,他們更傾向於敢於挑戰強者的牛城隊。唐山大哥不知從哪裡製作了一面印有“牛城?加油!”的大旗,領著一眾唐山隊友為牛城隊吶喊助威。李明和隊友們,瞬間從剛剛略感失落的情緒中,重新收到了鼓舞,並充滿了激昂的鬥志。
在兩佇列隊介紹首發球員時,李明才瞭解了對手們的確切身高。首先,省青隊在中鋒位置上擺出了身高201的10號球員,在之前比賽中,李明關注過他,這個球員身高臂長,技術全面。然後是和他搭檔內線的,身高195的13號球員。這個球員在對陣秦皇島時登場過,特點就是中投命中率高,是球隊進攻支點。其次是球隊身高186的11號司職前鋒,他在比賽中顯示出了遠投能力強,體力一般,比賽經驗豐富,愛做小動作等一些特點。最重要的是,他很喜歡搞對手心態。和廊坊的比賽中,因為他的小動作致使廊坊隊中鋒吃到了一次技術犯規。最後,則是省青隊的後衛。身高180的12號和身高176的5號。5號的特點就是速度快,傳球視野好,但是防守不積極。而12號打球比較聰明,性格活潑,據說是球隊的“明星球員”,和胡楠一樣獲得了京城職業籃球隊的關注。
而牛城隊這邊的出戰陣容則是:趙陽、海龍、薛鯤、李明和馬亮。介紹完兩隊首發陣容後,比賽即將開始。
隨著跳球之後,半決賽正式拉開戰幕了。
跳球后的球權被省青隊率先搶到。省青隊5號在接到隊友傳球后,迅速推進到前場進行組織。身高201的10號卡住薛鯤之後,接過5號的傳球,直接一個後頂撤步起跳中投,命中。比分0比2
馬亮接過海龍的發球後,一邊大喊著:“沒事,沒事!心態,心態!”這時,省青隊11號落位之後聽見馬亮的話,一個彎腰笑道:“操!還他媽心態?”李明跑過他時,他還用肘暗颳了一下李明。李明皺著眉頭揚起了雙手,跑過去後和薛鯤低語道:“拉開空間,讓我扣他們一個!沒爹教的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