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牛城的李明一行人,各自投入到了自己的生活當中去了。老皮和馬屁繼續做著“南來北往”的生意;發糕則是因為在這次志願服務後,深得老爹的肯定,被帶去了牛城當地的軍營去體驗生活;李明則是抓緊時間和二中球隊積極訓練,準備備戰開學後提前舉行的“中學生杯”。
在回到球隊參與訓練時,李明遇見了新的隊友們。之前的趙陽、猴子、吳棟、哈哈等一眾高三隊員已經考到外地上大學了,而新接替他們的隊員則成為了二中新一屆的主力球員。頂替趙陽中鋒位置的是兩年前還在打替補的眼鏡哥,眼鏡現在的身高已經達到了194,放眼當下的牛城中學生各支球隊裡,是第一高度的存在。同時,眼鏡哥的籃下技術在劉指導悉心的指導下,得到了飛速的進步。另外一名中鋒球員,則是由臨城中學高二轉學過來的孫笑寧,身高也有193。他的技術特點是內線抗打,外線有一手三分冷箭的絕活,雖然偶有失手,但是命中率在內線球員裡算是高的了。此外,孫笑寧因為性格活潑,被隊友們笑稱“新猴子”,後來乾脆叫他“孫猴子”。
在前鋒線上,劉指導特別訓練出了之前的替補光頭哥和平頭哥兩人。光頭哥之前是打後衛的,由於身高也達到了180,於是改打前鋒,他的特點就是體能充沛、彈跳好。而另外一位前鋒平頭哥,他的身高也長到了183,能跑能突的他是這屆隊伍裡,劉指導在鋒線上的首選。
再有就是後衛了。跟隨劉指導征戰過多場比賽,經驗豐富且沉著冷靜的志國,由於資歷較老,不但接過了趙陽隊長的職務,而且還成為了隊內的首席控衛。身高176的志國,在後衛線上逐漸被牛城的中學生球員們稱作“馬亮二號”。可見其技術的全面和身體素質的出眾。另外一位替補後衛,則是剛剛進入二中的後衛小滿康。小滿康身高170,別看個子不高,但是他中遠投超高的命中率,使得他在球隊中佔得了一席之地。剩下的三名替補球員,都是高一的新生球員,身高體壯成為他們被選入球隊的首要因素。
李明在劉指導的新的建隊名單裡被排在了上述六人之後,因為考慮到李明將來肯定不會留在二中打球,為了讓球隊在將來離開李明後不至於垮掉,劉指導則是在隊內訓練賽時,刻意安排李明帶領一眾替補球員上場,以此來磨練主力球員。由於李明的身高已經達到了189,再加上李明“鋒衛搖擺人”的能力非常出色,在訓練賽過程中著實讓主力隊吃到了不少苦頭。李明還特別為幾位內線球員傳授了自己在耐克訓練營時所學到的各種單打技術,這讓幾名二中內線球員在面對“同型號”對手時,有了更大的進攻底氣。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李明也經常在訓練後和隊友們做著各種“小挑戰”。有半場三分、罰球線閉眼罰籃、超低運球過場等。雖然這些遊戲有玩耍的成分,但是在基本功的提升方面,確實也給了隊友們很多幫助。其中在一次半場三分挑戰時,孫猴子和小滿康因為不服李明的投籃命中率,紛紛立下賭約,假如李明中圈能“十投中五”的話,他倆繞球場爬兩圈。李明在隊友們的圍觀下,前三個球確實沒有命中,第三個甚至力氣太大,直接飛過了籃板。就在小滿康以為自己穩操勝券的時候,李明第一記中圈三分命中了。驚掉下巴的小滿康被孫猴子安慰道:“沒事,沒事,明弟這是蒙的!”而李明隨後又投失了一個三分。這時候孫猴子開心道:“怎麼樣,他壓力大!你放寬心,不會有事的!”結果話剛一落音,李明再次命中了三分,並且隨後幾球全部投中。十投中六!這在當時的中學生水平球員裡,還真沒多少人能辦到。隊友們激動的把李明圍了起來,正準備趁亂開溜的孫猴子和小滿康,被隊長志國攔住了去路。灰溜溜的倆人只好苦逼的做起了繞場爬行,兩圈下來後的倆人手都快抬不起來了。
開學沒多久,中學生比賽隨即在各校秋季運動會開始之前就先行開展了。為期一週的比賽時間,十二支報名隊伍和李明第一次參加比賽時的隊伍一樣。但是這次比賽的分組卻更加有趣了,李明所在的二中因為是冠軍隊,分屬a組。而八中、一中和金華中學則作為“種子球隊”分屬其他三組。不過,近兩年成長較快且能力非常出眾的六中籃球隊,則成為了金華中學所在的c組裡最大的變數。而八中隊在前任教練離開後,雖然有著冶金、鋼廠兩大生活區的生源加持,但是球隊成績和表現不盡如人意,竟然被憑藉雄厚硬體實力的三中後來者居上,在小組賽內被對方直接幹翻在地,三中隊則從小組賽裡脫穎而出。最終決出的四強球隊分別是:二中、三中、六中和一中四支隊伍。
劉教練又找來了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