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葛教授得知宋初苓和魏北望回來的訊息,早早便過來了。
“你倆回來啦!事情辦得還順利嗎?”
宋初苓笑著答道:“挺順利的!”
魏北望:“……”忽略過程,結局確實順利。
“那就好!”葛教授停頓了一下,如實說道,“之前你畫的那個對講機,我看不少材料都有現成的,就東拼西湊地組裝出來了。昨天讓小譚他們除錯了一下,效果還不錯,有效通訊距離能夠達到兩公里左右。”
“啊?”宋初苓很驚訝。
葛教授有些不好意思:“很抱歉沒有經過你的同意就組裝了。怪我,見獵心喜。看到你那圖紙,實在沒忍住……”
“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宋初苓連忙解釋道,“按理說有效通訊距離最少也能達到三千米。不可能只有兩公里的。”
葛教授意識到了什麼:“我叫小譚把對講機拿過來,你看看問題出在哪裡。”
很快,譚川將對講機送了過來。
宋初苓拿起螺絲刀就拆了。
認真檢查了元器件之後,她開口問道:“天線還有更長一些的嗎?”
“庫房裡暫時沒有現成的。想要加長天線的話,需要另外採購。”譚川回答。
宋初苓點了點頭:“那就只能先這樣了。”
她快速將對講機重新組裝好,遞過去:“再試試。”
譚川調好頻之後,拿著一個對講機跑下了樓。
從窗戶,可以看到譚川一路跑到了靶場門口。
隨後對講機裡傳出清晰的聲音:“喂喂,能聽見嗎?”
“能聽見。譚哥,你再走遠一點。”宋初苓拿著對講機回應。
譚川繼續往前跑,跑到靶場中央:“現在能聽見嗎?”
“能。譚哥,麻煩你跑出靶場,到山腳下的位置。”宋初苓直接指定地點。
譚川驚訝:“山腳下?你確定嗎?”
目測山腳跟科研樓的距離都差不多三公里了。
“確定!”宋初苓給出肯定的回答。
葛教授側頭看了她一眼,隨後目不轉睛地望向窗外。
只見譚川一口氣跑到了山腳下。
對講機裡傳來譚川有些氣喘的聲音:“喂喂?我到山腳了。能聽見嗎?”
葛教授激動地盯著對講機。
“能!很清楚!”宋初苓給予肯定的回答。
“我也能聽見!”譚川激動的聲音從對講機中傳來,“需不需要我往山上走。”
不等宋初苓說話,葛教授就立即說道:“走!上山!十米一測。”
宋初苓抬眸看過去:“再遠的話,就會有雜音了。”
“有雜音不礙事!能通話就行。”葛教授眼含期待,“我們要測出最長通訊距離以及每個距離段的通訊質量,找出最最佳化的距離!”
這個所謂的最最佳化,自然是指能夠通話的最遠距離。
即便有雜音,也可以接受。
因為多幾百米的通訊距離,就能節省出很多時間。
戰場上瞬息萬變。
每一分每一秒都關乎著戰士們的性命!
前世上過戰場的宋初苓自然也明白這一點,微微點頭之後便沒有再說話。
經過測試,該對講機的通訊距離最長可以達到4千米。
但大約3220米之後就會出現雜音。
最最佳化距離為3520米。
“好!真是太好了!”葛教授看著本子上記錄的資料,開心得像個孩子。
宋初苓輕咳一聲:“葛教授,其實更換了天線之後,最長通訊距離和最最佳化距離還可以再增加一些。”
“換!我這就叫小譚去提申請單!”葛教授毫不猶豫地說道。
接下來,宋初苓跟葛教授討論了影響對講機通話距離和效果的關鍵因素。
“環境因素首先是障礙物,比如山丘、樹林、高樓等等,封閉環境也算,在室內的話,因為有牆壁等障礙物,也會減弱訊號,其次是天氣狀況,像雷雨等惡劣天氣都會影響對講機的訊號穩定性,最後就是電磁干擾。如果有其他訊號源的話,會產生訊號干擾。”宋初苓說到最後一句的時候特意加重了語氣。
葛教授立即領悟:“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做一個這樣的訊號干擾器來切斷敵方通訊?”
“當然!其實想要切斷敵方通訊有兩種方法。一個是訊號干擾器,就是發射跟通訊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