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章 正德開皇店建豹房 劉瑾劃奸黨杖言官(一)

劉瑾所說的,的確是令他心驚膽戰的事。

左班官對內官開始新一輪彈劾了。

雖然比不上十月份那一次驚心動魄,可劉瑾也不敢掉以輕心。

這回彈劾由南京發難。

明太宗(即成祖,成祖這一廟號是後來嘉靖皇帝上的)從他侄兒建文帝手裡奪取帝位後,就開始營建北京,打算遷都。

懂陰陽的人告訴他,南京是太祖龍興之地,還有王氣,不能隨便放棄。

他遷都後仍在南京保留一箇中央政府,六部九卿一應俱全,用來安置退居二線和不得意的官員。

南京官員除參贊機務的兵部尚書、鎮守太監和勳臣守備三人手握實權,其他官員待遇與北京無異,卻政務清閒,被稱為“隱員”,即官員中的隱士。

劉忠和楊廷和講經筵得罪八虎,許進接焦芳當上吏部尚書後,劉瑾讓他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奏請將劉忠和楊廷和發配到南京做官。

名義上沒有落他們的職,其實閒置起來了。

十月政變之前,八虎成員之一高鳳向正德討一道旨意,不經兵部推舉,任命他的侄兒高得林掌錦衣衛,兵科給事中艾洪上章彈劾。

艾洪彈劾奏章,與兩位御史挽留劉鍵和謝遷的奏章,傳到南京守備武靖伯趙承慶手裡。

應天府尹陸珩抄錄給同僚看,南京兵部尚書林瀚長嘆不已。

林瀚的人緣不錯。

焦芳辭去吏部尚書,廷推新人選,朝臣明知正德要許進接任,只恨許進幫八虎說過話,大多不提他的名,而是提林瀚。

正德嚐到皇帝的權威後,就沒拿廷推太當回事,許進還是當上吏部尚書。

但要給朝臣一點面子,也重用林瀚,任命林瀚為南京兵部尚書,預參機務,成為南京的最高長官。

林瀚的長嘆,激起南京諸御史和給事中的怒火。

朝臣和八虎生死搏鬥時,南京的御史和給事中也沒有閒著,十三道御史還聯合上一份公疏,只是公疏到北京時,大局已定,劉健和謝遷已然告老返鄉了。

他們不知道劉瑾清算舊賬,從十一月份韓文和張升先後致仕後,北京言官見大勢已去,都不再吭聲了。

南京言官不瞭解已然如此。北京傳來的三份奏章,隨著林瀚的長嘆,他們開始新的一輪發難。

給事中戴銑、牧相、任惠和徐暹聯合上一份公疏。

御史薄彥徽、葛浩、貢安甫、王蕃、史良佐、李熙、任諾、姚學禮、張鳳鳴、蔣欽、曹閔、黃昭道、王弘和蕭乾元也聯合上一份公疏。

他們都奏請挽留劉健和謝遷,將八虎臭罵一頓。

公疏剛到北京,劉瑾氣得咬牙切齒,苦思對策。

按照正德劃的線,他已下令將他們逮進北京準備重處。

但聖旨下去後,他一直擔心面太廣,正德可能不同意照前例將他們臭打一頓,然後削職為民。

不重重處罰言官,他們定然得寸進尺,劉瑾這個相爺別想安寧過日子。

劉瑾又恨又怕,所謂無毒不丈夫,心不狠手不辣,他只有死路一條。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還沒想好如何說服正德重罰南京言官,又收到兵部主事王守仁挽留劉謝的奏疏。

這又是個徵兆,再次證實群臣的氣焰尚未乾淨利落打下去,隨時會來一次兇猛的進犯。

丘聚押送劉小姐和孫聰進宮時,他正鎖緊眉頭看王守仁的奏疏。

送走他們後,劉瑾就到西苑見正德。

正德在召見烏斯藏和尚綽吉我些兒。自從在文華殿聽幾次頌經後,他就迷上佛法。

一個人能否修煉成佛,嘴巴會噴火的綽吉我些兒讓他看到希望,可他只想心裡得到安寧,並非想得到永生什麼的。

讓正德召見的還有其他和尚和道士。

綽吉我些兒顯然還是誤解正德,以為皇帝什麼都不缺,就是應付一群如花似玉的美女終歸力不從心,根本沒有領悟正德召見的目的。

窗外大雪紛飛,天氣寒冷。

綽吉我些兒二話不說,除去僧袍,只剩單衫內褲,然後劈開雙腿,以手撐地,在正德面前倒立著,讓正德看他空無一物的褲襠。

他招呼正德:

“皇上看好了!”

正德看得很認真,他以為綽吉我些兒淨過身。

綽吉我些兒又說:

“皇上可要看仔細了!”

他的話音甫落,只見空無一物的褲襠呼地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