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公卿紛紛看向田千秋。
田千秋正了正衣冠,向前一步,高聲道:“陛下聖明,決意消除鹽鐵官營之弊。”
石慶上前激動的說道:“陛下,取消鹽鐵官營,此舉或許能使民間商業得以發展,但先帝在位時,連年征戰,國庫空虛,即將入不敷出,望陛下三思啊。”
他話音剛落,便有人上前勸諫。
作為鹽鐵官營的主持者,桑弘羊勸諫道:“陛下,自我朝推行鹽鐵官營以來,成效斐然。”
“鹽鐵之利,悉歸國庫,方使我朝有充足財賦,得以支撐邊疆之徵伐、水利之興修、災荒之賑濟。”
“若此時廢止此策,無異於自斷臂膀,如何保我大漢之疆土安寧、百姓安居?”
桑弘羊的話,自然有說服力,眾公卿無不贊同。
劉據靜靜的聽眾人討論完,然後才緩緩說道:“宣蘇武覲見。”
不多時,一襲布衣,面上還帶著塵土的蘇武闊步走進大殿,他跪地叩首,高聲道:“陛下,草民有喜訊稟報!”
劉據微微前傾身子,問道:“蘇愛卿,快快說來,是何喜訊?”
蘇武面帶興奮的說道:“陛下,經過臣與諸多農戶的不懈努力,已於上月種出土豆,今日地瓜已然試種成功!”
“此二者可畝產十五石,且耐旱耐瘠,極易存活,日後若能廣泛種植,必可使我大漢糧食充盈,百姓再無飢餒之虞!”
此語一出,大殿內頓時一片譁然。
大臣們交頭接耳,臉上滿是驚訝與狐疑之色。
蘇武,從容不迫地從懷中掏出土豆和地瓜的樣本,呈遞給一旁的侍從,讓其轉交給劉據。
眾公卿聽聞,紛紛圍攏過來,仔細端詳著這兩樣新奇的作物。
“此物,當真有如此高產?”
“我大漢子民,真的要不再忍受飢餓之苦了麼?”
“若如此,我大漢將再無荒年。”
劉據面帶笑容的看著眾公卿,雖然朝堂上紛爭不斷,但他們仍舊懷著讓天下安定,子民衣服富足的初心。
他朗聲道:“蘇愛卿之言,句句屬實,朕可以擔保。這土豆和紅薯之事,也是朕全程把控,絕無差錯!”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立刻有臣子立刻哭嚎跪地,頓時有人紛紛效仿。
田千秋面帶喜色的高聲道:“陛下,蘇武此番功勞甚大,有了這土豆和番薯,我大漢既可以人人吃飽穿暖,國庫也可日益充盈,當重賞。”
石慶也道:“我大漢若能糧食豐足,何愁民生不興,江山不穩!”
桑弘羊激動的說道:“陛下,此舉,比鹽鐵官營更有裨益啊,真乃天下萬民之福,陛下之福啊!”
同時其他對取消鹽鐵官營有微詞的公卿,也紛紛恭賀劉據,恭賀蘇武。
劉據點頭道:“本次蘇武立下不世之功,實乃大漢之興,朕之興,擬旨封蘇武為關內侯,食邑萬戶,擢升為戶部尚書,以彰其高節!”
“願蘇卿之風範,激勵我朝萬千子民,共保我大漢之昌盛繁榮!”
萬戶侯?
戶部尚書,又是什麼職位?
眾公卿無不訝然出聲,自漢以來,能封萬戶侯這無不是軍功拙著者,而蘇武僅憑種植土豆、番薯便可受寵之此,可見天子的魄力。
至於新的“戶部尚書”職位,天子是要改革官制?
蘇武跪伏在地,顫顫巍巍的哽咽道:“陛下,臣何德何能?蒙陛下厚恩,必當肝腦塗地,以報陛下,此生此世,唯願我大漢再無餓殍矣!”
劉據輕輕的將這位民族英雄、漢人節表扶起,溫聲道:“子卿,有你在,大漢子民無憂了。”
蘇武再次哽咽出聲,眾公卿也無不動容。
劉據再環視眾公卿,繼續道:“田千秋,歷年來追隨朕左右,操持一眾事宜,且不戰而屈人之兵,以最小代價平定齊王謀反,有勇有智,封富民侯,食邑萬戶。”
“張湯,愛民如子,身懷赤子之心;忠勇無雙,朕之左膀右臂,封昭武侯,食邑千戶。統領羽林衛,即刻起歸化整改期門軍,共同管轄。”
劉據話音剛落,田千秋和張湯無不應聲跪倒謝恩,張湯更是涕泗橫流,不斷叩首,額頭已見斑斑血跡。
“陛下……”
張湯哽咽著,聲音因激動而顫抖得厲害,難以成言。
往昔種種湧上心頭。
在漢武帝時期,他身為酷吏,雖秉持著律法的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