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宣室殿內一片譁然,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饒是衛青也眉頭緊皺,率先出列,一臉擔憂地說道:“陛下,西南夷之地局勢複雜,叛亂頻發,非武力難以鎮壓。”
“董仲舒雖飽讀詩書,學識淵博,可他一介文人,手無縛雞之力,如何能擔此重任?恐難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平定叛亂。還望陛下三思,另選良將前往。”
緊接著,金日磾也站了出來,拱手進諫道:“陛下,衛王所言極是。西南夷向來兇悍,多次與我大漢對抗,要想徹底平定,需有勇有謀的武將方可。董仲舒一直專注於學術和教化,對軍事之事知之甚少,貿然讓他前往,不僅難以解決問題,還可能會讓他陷入危險之中,這對我大漢的人才也是一種損失啊。”
其他大臣們也紛紛附和,有的說:“一個書生,去了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能有什麼作為?”
還有的說道:“這不是把他往火坑裡推嗎?西南夷的叛軍可不會因為他是個文人就手下留情。”
面對大臣們的強烈反對,劉據神色平靜,不慌不忙地說道:“諸位愛卿,你們的擔憂朕都明白。但你們只看到了董仲舒文人的一面,卻忽略了他的智慧和遠見。”
“他雖不擅長武力,但卻深諳人心,懂得如何教化百姓,團結各方力量。朕相信,西南夷的叛亂並非僅僅是武力衝突,更是文化和思想的碰撞。”
“董仲舒若能將朕的思想和大漢的文化傳播到西南夷,讓他們從內心深處認同我大漢,自然就能化解矛盾,實現真正的平定。”
然而,大臣們依舊面露懷疑之色,一位老臣顫顫巍巍地出列說道:“陛下,這想法雖好,但實際操作起來談何容易?西南夷與我大漢文化差異巨大,他們怎會輕易接受我們的思想和文化?這恐怕只是陛下的一廂情願罷了。”
劉據微微皺眉,目光堅定地掃視著眾人,說道:“朕意已決。董仲舒雖無征戰沙場的經驗,但他有著堅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智慧。朕賜予他的這兩本冊子,蘊含著朕對於治理西南夷的諸多思考和理念,相信他定能從中汲取力量,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見劉據態度堅決,大臣們雖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再過多反對,只能紛紛退下。
張湯領命後,立刻安排人手,以最快的速度將冊子送往益州。
益州,葭萌縣,郡守治所內一片狼藉。
郡守王商帶著益州一眾官員匆匆趕來,慰問被西南夷突襲受傷的蘇武和隨行商人。
王商進入院子,便看見屋內和屋外躺滿了傷員,痛苦的呻吟聲交織在一起,空氣中瀰漫著濃重的血腥味。
屋外空地上,堆滿了商人帶來的茶葉,裝著五銖錢袋子被劃破,錢幣散落了一地。
西南夷的部落不斷地騷擾下,這些本是商隊往來貿易的重要物資與財富,如今卻成了累贅。
蘇武面色蒼白,強撐著起身向王商還禮,聲音虛弱卻堅定道:“郡守大人,西南夷各部落屢屢進犯,我等被困此地,處境艱難。他們不僅在白天突襲,晚上還時不時來騷擾,眾人已然疲於應對。”
王商看著眼前的慘狀,眉頭緊鎖,心中滿是歉然憂慮道:
“尚書大人,是臣下無能沒有治理好益州,讓大家受驚了。不過你們且安心養傷,我定會與大家一同商討對敵之策,給陛下,給大家一個交代。”
一時間,治所內眾人圍坐一團,各抒己見,可面對西南夷神出鬼沒的襲擊,始終沒有想出一個萬全之策。
嗚嗚嗚!
號角聲突然從遠處的山林中響起。
夜晚,月色如水,本應是寧靜的時刻,然而西南夷的人卻如餓狼般再次襲來。
他們手持利刃,發出陣陣野蠻的呼喊,衝進治所見人就砍,見物就搶。
朝廷的部隊和商人倉促應戰,場面一片混亂。
刀光劍影閃爍,慘叫聲不絕於耳,朝廷的部隊和商人損失慘重,鮮血染紅了這片治所的院子。
因為手無寸鐵的商賈太多,蘇武帶來的羽林衛疲於應付。
就在眾人陷入絕望之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
趙充國率領羽林衛如神兵天降,他身先士卒,手持長槍,衝入敵陣。
長槍舞動,寒光閃爍,所到之處,西南夷的人紛紛倒地。
羽林衛們緊隨其後,如猛虎下山般勇猛無畏,配合長槍短銃,將西南夷的人打得節節敗退。
終於,西南夷的人被成功擊退,趙充國望著這片狼藉的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