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則,積極響應號召,前往咸陽學習,將陛下的思想貫徹到日常政務之中。”
其他大臣們也紛紛附和。
金日磾說道:“衛王所言極是,陛下的開拓進取精神,是我大漢崛起之根本。此次去咸陽學習,定能讓我等開闊眼界,更好地為陛下分憂,為百姓謀福。”
就連平日裡經常唱反調的一些老臣,也不禁點頭贊同:“雖老夫年事已高,但聽聞陛下的新思想,仍覺熱血沸騰。此次學習,老夫定不落後,願與諸位同僚一同前往咸陽,感受陛下的智慧與魄力。”
而在民間,百姓們同樣熱情高漲,到處都在談論著衛青文章以及咸陽之行。
“我等讀書人,更應前往咸陽,學習陛下的理論,將來為大漢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學識。”
“咱雖沒什麼學問,但知道陛下是為咱好。去咸陽看看,說不定能學到新的營生法子,讓日子過得更紅火。”
“……”
大漢子民各行各業的人都積極響應,報名前往咸陽的人數不勝數。
同時丞相田千秋和博望侯張騫,也分別在《長安晨報》和《長安晚報》發表了文章,兩個報紙主要受眾為朝中官員和士大夫階層,以及長安城計程車大夫、百姓。
田千秋號召長安子民向天子學習,去咸陽瞭解天子的艱苦卓絕的奮鬥旅程,以及御駕親征建立不世功勳的運籌帷幄,英明果決。
一時間也得到了朝臣和長安子民的響應。
而張騫的“到天子龍興之地咸陽城去”的文章,以別出新裁的角度,樸實接地氣的風格,同樣引起了人們的共鳴。
當然最為誇張的當屬《長安女子日報》,在它的影響下,已然有很多大漢女子走出家門,甚至走向工作崗位,民智漸開。
《長安女子日報》以女性獨特的視角出發,由日報副主編李嫣親自執筆,撰寫了一篇名為《天子從我的全世界路過》的文章。
文章以女性獨特的視角,運用代入感十足的敘事方式,描寫了一位女子從對天子的憧憬,到偶遇,再到被其思想的光芒照耀影響,活出別樣人生的故事。
一時間,這篇文章甚至比其它報紙的文章傳播速度還要快,還要廣,甚至很多男性也爭相翻閱。
此時劉據就被禮官安利,看著文章,嘴角扯起古怪的笑容。
就離譜!
而文章的作者李嫣,則是憧憬的看著劉細君道:“姐姐,你說天子會看嗎?”
此時的李嫣也認出了當初偶遇的那個莫名熟悉的年輕人,就是當今天子。
又驚又喜的她,還為此輾轉反側。
因此當她得知朝廷號召學習天子理論思想時,便充滿感情的創作了這片文章。
他,應該能看到吧!
李嫣忐忑的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