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章 大漢的天真變了

正午時分,陽光透過雲層,灑在長安城每個角落。

甘泉宮正殿,此時卻被凝重哀傷的氛圍籠罩。

甘泉宮內外,素幡飄舞,白綾纏繞著宮殿的每一處簷角,宮門前的銅獅,威嚴莊重的靜靜蹲伏著。

宮殿之內,漢武帝的梓宮停放於大殿中央,四周燭光搖曳,光影在牆壁上晃動。

殿內香菸嫋嫋升騰,縈繞著靈柩,瀰漫每一寸空間。

太子劉據身著素白的喪服,頭戴孝冠,面容多少帶些憔悴,眼中多少有沉痛與不捨,步伐沉重而緩慢地走向先帝的靈柩。

往昔與漢武帝相處的畫面如走馬燈般在腦海中閃現。

他記得漢武帝那威嚴的眼神中偶爾流露出的慈愛,記得漢武帝在朝堂之上縱橫捭闔、掌控全域性的英姿,也記得父子倆在書房中探討國策時父皇的殷切期望。

而如今,這一切都化作了眼前這冰冷的靈柩,宣告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父皇啊!”劉據悲慟地呼喊,聲音顫抖:“您一生文治武功,威震四海,使我大漢揚眉吐氣。”

“兒臣自幼追隨著您的腳步,學習治國之道,本想在您的庇佑下繼續成長,為您分憂解難,可如今您卻驟然離去,留下這萬里江山,兒臣怎能不肝腸寸斷!”

他伏地痛哭,身體因悲痛而劇烈顫抖。

周圍曾跟隨漢武帝的近臣、侍從和宮女們也紛紛垂淚,抽泣聲交織在一起。

司禮官緩緩走向前,朗聲道:“今大行皇帝龍御歸天,然國不可一日無主。”

“有幸得上天垂憐,列祖列宗庇佑,皇太子劉據仁孝聰慧,德厚流光,當繼大統,承繼宗廟社稷之重任。”

“今良辰已至,吉時來臨,恭請皇太子殿下登基即位!”

新的大漢,新的時代,開啟了!

劉據在眾人的攙扶下,緩緩起身,然後在眾人的簇擁下,他一步一步走向那象徵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椅。

當新帝劉據坐上龍椅後,司禮官會接著高聲唱喏:

“皇太子殿下即皇帝位,禮成!新帝登基,上應天命,下順民心。”

“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朝拜!”

緊接著,文武百官紛紛整齊跪地,動作整齊劃一,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據俯視著腳下的群臣,從這一刻起,自己將接過漢武帝手中的重擔,引領大漢走向全新的未來。

“朕今日繼承大統,實乃父皇之遺命,萬民之期盼。”

劉據的聲音堅定有力,響徹整個大殿:“父皇一生殫精竭慮,為我大漢奠定了萬世不朽之基。”

隨後他拿出詔書,堅定有力道:“朕決定以‘乾元’為年號,將護佑我大漢子民,福澤綿延,再開盛世!”

群臣皆伏地高呼:“陛下聖明!乾元伊始,大漢永昌!”

隨即,劉據再次朗聲道:“縱觀父皇的一生,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皆有不凡成就。他開疆拓土,揚我大漢之威;推行儒術,興我華夏之禮,開創大漢盛世。”

“朕今日追諡父皇為孝武皇帝,願父皇在天之靈,繼續庇佑我大漢江山永固!”

劉據繼位登基的訊息,如春日驚雷,傳遍了大漢王朝的每一寸土地。

長安城內,大街小巷,百姓們奔走相告。

長安晨報以頭版頭條刊載了新帝登基的喜訊,版面莊重盛大的紙張上,詳細記錄著登基大典的盛況。

“新帝登基,這是我大漢之福啊!”“

“聽聞太子殿下仁厚善良,心繫百姓,日後定能讓咱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先帝威服四海,新帝剛剛登基,怕是風雲再起啊。”

“齊王黨羽尚未清除,諸侯王也是虎視眈眈。”

“不知道新帝能否過了這道坎啊!”

“……”

翌日。

祭天儀式結束後,劉據身披龍袍,頭戴旒冕,身姿挺拔地端坐在御輦之上,緩緩返回皇宮大殿。

未央宮,宣室殿。

氣氛莊重,文武百官早已整齊排列,身著朝服,神色恭敬肅穆。

劉據緩步下御輦,走上臺階,然後一甩龍袍,轉身在龍椅上坐定,目光威嚴的看著眾公卿。

文武百官的有敬畏、有期待、有忠誠,還有對新帝登基後的政局走向抱有疑慮。

劉據堅定的說道:“朕既承天命,當為大漢之興盛,為萬民之福祉,竭盡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