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女子日報》悄然發行,正在以潤物細無聲之勢在長安城內傳播開來。
做為大漢首個從女子視角出發的日刊報紙,並沒有向之前的《長安晨報》和《長安晚報》一樣,以官方正式渠道發行。
而是透過以皇后衛子夫為主,其他王侯貴族為輔的貴婦圈內發行,並逐步擴散。
此時在皇后衛子夫的椒房殿內,一群貴婦人正圍坐在一起,手中拿著《大漢女子日報》,臉上滿是驚喜與好奇。
衛子夫輕笑著拿起報紙,對身旁的貴婦們說道:“姐妹們,這可是一份特別的報紙,它關注我們女子的生活、情感、思想,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
丞相石慶夫人柳氏迫不及待地翻開報紙,看到上面精美的內容和新穎的觀點,不禁讚歎道:“細君公主真是有心了,這份報紙讓我們看到了許多以前從未關注過的事情。”
“是啊,這上面的文章和故事,都很貼近我們的生活,感覺就像是在講述我們自己的故事。”另一位貴婦人也說道。
田千秋夫人秦氏道:“細君公主做為女子日報的主編,真的是一點也不輸於那些儒生啊。”
眾人不斷地點頭。
隨著貴婦人圈子的傳播,《大漢女子日報》在長安城內的影響力逐漸擴大。
貴婦們將報紙帶回家中,與家中的女眷分享。在一些富貴人家的府邸中,女兒們捧著報紙,津津有味地閱讀著上面的內容,眼中充滿了興奮與好奇。
“母親,這報紙真是太有趣了,上面的故事和觀點都很新穎。”一位年輕女子興奮地對母親說道。
母親微笑著點頭:“是啊,這份報紙讓我們女子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也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生活。”
在一些社交場合,貴婦人之間也開始談論起《大漢女子日報》。
她們互相交流著報紙上的內容,分享著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這種交流不僅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也讓更多的人瞭解到這份報紙。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漢女子日報》的影響力逐漸超出了貴婦圈,但也僅僅於此,讓劉細君今日焦頭爛額也沒有想清楚其中緣由。
而作為女子日報的副主編李嫣,也跟著眉頭緊鎖,報紙對於她們來說,還算新鮮事物,最初的幾版報紙之所以在小範圍內傳播,主要也是因為他們並沒有太多經驗。
刊載的內容,也多數以國家政策、坊間雜談、文學詩賦為主。
“公主殿下,你不如問問上次那位公子的想法?”李嫣想起劉據,記得上次談到報紙的時候,對方可是提出了一些簡單的建議和想法呢。
細君公主聞言一愣,隨即點頭,但隨後便看著李嫣,眨著眼睛狡黠的說道:“嫣兒,你是不是對我族兄有什麼想法?”
李嫣聞言面色一紅,羞赧道:“公主殿下,您別亂說,小女子出身低微,自是不敢有太多妄想。”
劉細君繼續盯著李嫣看了片刻,輕輕一笑。
李嫣被看著面色更紅,伸出玉手便去抓癢,兩人頓時打鬧成一團。
“我這就去找我族兄!”
嬉笑過後,劉細君起身便出門去了。
未央宮,剛剛走出宣室殿的劉據,遠遠的邊看到劉細君一臉焦急的等著他。
“什麼事情把我們細君給難倒了?”
劉據今天心情不錯,前線捷報頻傳,剛才又在朝堂上,整頓了趁著開恩科徇私舞弊的一種王侯勢力。
相信隨著科舉制的推行,在不久的將來,大漢便再可以徹底擺脫王侯貴族的桎梏了。
他更宏遠的計劃,也可以進一步推行。
劉細君見劉據笑盈盈的打趣,假裝惱了一下,便急著道:“兄長,女子日報擴散的勢頭並不是很好,已經到了瓶頸。”
劉據笑道:“是不是卡在普通百姓那邊了?”
劉細君驚訝道:“兄長,你怎麼知道?”
劉據心說我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能繼續推進才不正常。
“兄長,你就別賣關子啦,我快急死了。”
劉細君拉著劉據的手臂不斷地搖晃。
劉據爽朗一笑,道:“你能解決兩個點,就可以了。”
劉細君連忙拿出紙筆,認真的記了起來。
“我們細君還真是有女強人的樣子呢。”
劉據打趣了一句,劉細君白了他一眼,他也不再逗她,繼續道:“第一嘛,就是內容上,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