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官爺,想必是有所誤會!”
劉據和劉細君剛要上前幫助魏相,這時,一聲清亮的聲音傳來。
劉據和劉細君轉頭看向來人,只見一個身著華服、氣宇軒昂的年輕人正闊步走來。
雖年紀尚顯青澀,但他眼神中透著一股精明與幹練,渾身散發著自信的光芒。
他快步走到衛士面前,拱手說道:“各位官爺,想必是有所誤會。這位兄弟是我世交好友,其才學人品我知之甚深,斷不會是假冒考生之人。此次匆忙趕來,未及準備引薦信,還望各位通融通融。”
魏相轉頭看向來人,並不認識他,卻見來人頻頻向他眨眼,便心領神會,沒有出聲。
衛士們見他雍容華貴,顯然不是普通人家計程車子,便疑惑問道:“你又是誰?報上名來!”
“霍氏霍光,家兄宣威王霍去病!”霍光一邊說著,一邊從懷中掏出一塊玉佩,遞與為首的衛士,微笑道:“這是我霍家的信物。”
“宣威王弟弟?”衛士們交頭接耳,笑聲陣陣。
如今新帝登基,衛氏、霍氏重振聲威,前線捷報頻傳,在大漢,除了天子,再也沒有比衛氏、霍氏更具影響力的氏族了。“
“可是,上官有吩咐……”衛士仍然猶豫著。
霍光笑容滿面,語重心長地說道:“權當是為同窗好友擔保,若有任何差池,我霍光願承擔一切責任。不過若是爾等仍舊固執己見,讓朝廷因此失去一個肱股之臣,你們誰也擔當不起!”
霍光面色微沉,再次朗聲開口道:“當今天子聖明無匹,最是注重人才,阻撓他新政的後果,你們是知道的!”
衛士們頓時面色發白,領頭的忙恭聲道:“大人恕罪,我等這就去稟告,還請稍等片刻。”
霍光並不著急,轉身走近一旁處在震驚中的魏相,低聲道:“兄臺莫急,在下霍光,有禮了。”
兩人很快互通姓名,其他士子也紛紛圍攏過來,與霍光攀談起來。
站在人群中的劉細君笑著說道:“想不到宣威王的弟弟也是將門虎子啊。”
劉據則仔細地打量著霍光,心中暗自思忖:這位可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權臣霍光啊,能廢立皇帝的那種。
在後世的名頭,可不比衛青和霍去病低多少,而且是大漢唯二的大司馬、大將軍!
此時雖然略顯青澀,但他言行舉止間已初露鋒芒與睿智。
瞧他今日處理魏相之事,既展現出果敢決斷的一面,懂得巧妙運用家族的影響力來化解難題,又拿捏好了分寸,沒有仗勢欺人,而是以情動人、以理服人。
這等處事能力和應變智慧,絕非尋常人可比。
雖然前世史書上對霍光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劉據深知霍光作為西漢中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權臣,他的歷史地位和影響不容小覷。他輔佐幼主、穩定政局、恢復國力、加強中央集權等功績為昭宣中興奠定了基礎;
他廢立皇帝、掌控朝廷大權等舉動也展現了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決斷力。
當然,霍光的政治生涯並非沒有瑕疵,但任誰也不能否認他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響。
當劉據看向霍光旁邊的魏相時,瞬間想起此人正是歷史上“孝宣中興”的肱股之臣,封侯拜相的大牛人,高平侯魏相,魏弱翁。
沒想到兩位大佬竟然在這樣的情況下提前相遇。
“這可是我大漢的未來啊!”
劉據心中暗自感嘆,他此刻所想的並非隱憂和忌憚,而是在想,以這二人之才,善加利用,不知會產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他心中開始對二人隱隱地期待起來。未來可期!
“此事已經解決了,我們走吧。”
劉據拉著一臉訝異的劉細君走出人群,有霍光在,這點小事自然不在話下。
劉據和劉細君剛剛離開,太學門口,剛剛進去稟報的衛士便匆匆趕出來,將霍光和魏相兩人引入一個太學小院內。
霍光和魏相剛踏入小院,便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大漢宜春侯衛伉和南奅侯公孫賀早已等候在此,兩人臉上帶著意味深長的笑容,散發著無聲的威嚴。
衛伉端坐在椅子上,看著霍光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子孟,你不在家用功讀書,今日來這裡摻和什麼?論起來咱們可是一家人。”
公孫賀沉聲道:“子孟,只要你踏踏實實的,在家等待天子召喚便可,何必趟這趟渾水?是想讓我二人難堪嗎?”
霍光面色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