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神仙廟”的聲名逐漸在民間逐漸傳開,上到諸侯王下至民眾拿著刻字的青磚回去祈福的事情,也不脛而走。
越是隱秘的事情,便越是充滿了玄之又玄的力量,讓人嚮往。
同時隨著諸侯王謀反已過半月有餘,面臨衛青大軍壓境以無敵之姿連克數城,彼此的局勢日益緊張,戰爭的陰雲始終籠罩,心中的不安逐漸讓他們也開始動搖。
而與此同時,在大漢各地,由羽林衛裝扮成的各種“奇人”,開始用青磚製造各種“異事”,以此來宣揚青磚的神奇之處。
比如有羽林衛裝扮的老神仙,當場用青磚飾演了一番胸口碎大石;
還有雜耍藝人,雙手各持一塊青磚,在街頭鬧市中舞動起來。只見他將青磚相互敲擊,碰撞之處火花四濺,卻不見青磚有絲毫破損,圍觀的百姓不禁發出陣陣驚歎。
百姓們在此番宣傳之下更是對青磚的神異深信不疑,奔走相告,使得這關於青磚的傳說越傳越廣,越傳越神。
青磚的種種神奇之處,自然傳入了本就悸動不安的各個諸侯王處。
濟北王在王府中來回踱步,心中焦慮萬分。
近日來,前線戰事不利的訊息不斷傳來,他的軍隊士氣低落,於是選擇關門避戰,不敢觸衛青的鋒芒。
而朝廷的軍隊卻節節勝利,已然是大軍壓境兵臨城下。
當他聽聞手下謀士提及有諸侯王求了那“神仙廟”的青磚時,也不免意動,之前的讖言已見成效,如果再有這青磚外力加持……
濟北王越想越是覺得此事可成!
翌日便派遣了一名心腹,喬裝打扮後混入百姓之中,前往神仙廟求來了一塊青磚。
當濟北王看到青磚時,其質地竟是見也未見過,哪怕是府上見多識廣的方士和謀士們,也都嘖嘖稱奇,再看那上面刻著的文字,更是對青磚這等“神仙之物”深信不疑。
於是濟北王將青磚供奉在密室之中,每日對著它默默祈禱。
淮南王也不例外。他本就生性多疑,聽聞濟北王的軍隊似乎有了一些轉機,心中起疑,暗中派人探查。很快,他便得知了青磚之事,也派人去求了一塊青磚回來。
然而訊息如同暗夜裡的冷風,悄無聲息地在諸侯王之間傳開。
當其他諸侯王聽聞濟北王和淮南王偷偷求了青磚祈福之事後,反應各異,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下,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層層漣漪。
“濟北王和淮南王竟然偷偷瞞著我們祈求神仙助力,當初說好共進退呢?簡直言而無信之徒!”
膠東王聽聞“青磚祈福”之事後,怒不可遏,隨即對左右親衛道:“派人去求青磚回來。”
中山王中山王得知此事後,心中暗忖:“這兩個傢伙,莫不是想憑藉這虛無縹緲的青磚謀取什麼私利?我怎可落於人後。”
表面上卻不動聲色,只是輕咳一聲,喚來謀士低聲吩咐道:“你去安排一下,尋個可靠的人,也去那神仙廟求幾塊青磚來,記住,切勿聲張,若是被他人知曉,本王唯你是問。”
謀士心領神會,匆匆退下。
不久後,當幾塊青磚被小心翼翼地呈現在中山王面前時,他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與期待。
他屏退左右,獨自在密室中對著青磚拱手作揖,口中唸唸有詞:“神靈在上,若能助本王成就大業,日後定當大興廟宇,供奉香火不絕……”
而早就去往朔方的代王這邊,聽聞其他諸侯王的舉動後,更是坐立不安。
他深知自己實力最弱,在這場紛爭中本就如履薄冰,如今看到各方都在為這青磚之事奔波,心中愈發惶恐。
此次去爭取兵符萬萬不能有任何閃失!
“難道這青磚真有如此神奇之力?若是我不跟上,豈不是會被神靈遺棄?”
猶豫再三,代王還是咬了咬牙,對心腹說道:“你帶上些財物,悄悄去求幾塊青磚回來,務必小心謹慎,莫要引起他人注意。”
一時間,諸侯王們為了這幾塊青磚各施手段,紛紛陷入了這場荒唐的祈福鬧劇之中。
殊不知,諸侯王們的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的算計之中。
衛青端坐在軍帳之中,面前的沙盤上錯落有致地擺放著代表各方兵力的棋子,然而此刻他的心思卻全然不在這戰局之上。
聽聞諸侯王們竟也偷偷求了那“祈福青磚”,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果然不出陛下所料,這些諸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