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章 返程之旅

抵達戰場後,“星梭號”展開攻擊。鐳射炮率先發動攻擊,一道道熾熱的鐳射束射向那些巨大生物,可是這些生物的鱗片能反射部分鐳射能量,鐳射武器效果不佳,僅在其鱗片上留下淺淺痕跡。

隨後,護衛艦啟動電磁炮發射導彈。導彈以極高速度衝向生物。生物用超出想象的速度瞬間躲開來襲導彈。導彈未能命中目標卻沒有就此停止。它尾部推進器瞬間發動,完成機動變軌繼續襲擊生物。本土生物速度極快,超過反物質推進系統的加速度,再次瞬間躲開來襲導彈。

導彈沒有就此罷手,重新對準目標。本土生物故技重施,準備再次躲避時,導彈的反物質發動機的忽然加大功率再次加速。準確命中本土生物腹部。導彈威力巨大,其後多枚導彈再次擊中生物腹部等要害部位。

生物遭受重創後,攻勢減弱,但仍未停止攻擊,還憑藉自身強大的力量和飛行慣性試圖衝向頭頂的“星梭號”。“星梭號”在支援採礦船的時候已經進入大氣層。本土生物在接近“星梭號”一定距離後,口中噴射的腐蝕性液體,腐蝕性液體有極強的酸性,能對護衛艦外殼造成一定腐蝕。

“星梭號”的外部感測器因此受到破壞。在確認採礦船成功脫離行星引力進入軌道後,“星梭號”快速提升高度,在本土生物攻擊前擺脫糾纏。

和採礦船、運輸艙重新組成編隊後。“星梭號”將戰鬥資料迅速分析並將結果傳回基地:“這些生物具有強烈領地意識,肉體強悍,能噴吐腐蝕性極強的酸液火力不足無法消滅。採礦船編隊的行動被視為入侵,繼續採集將無法避免戰鬥。”

基地此時已經接近氣態行星的引力場範圍,需要調整航向,避免被巨型氣態行星的引力捕獲。秦明為確保安全,下令編隊返航。

編隊在完成資源採集後,踏上了充滿未知的返程之路。由於基地位置改變,編隊航向不斷調整,不知不覺間,逐漸接近氣態行星。飛船的電子警報系統突然發出警告:“前方氣態行星引力場強度超出預計,將會對航行產生影響,請立即調整航行引數。”

聽到警報後,編隊中的智慧駕駛機器人迅速做出反應,採礦船、運輸船以及“星梭號”護衛艦的引擎功率馬上提升,熾熱的等離子流從引擎噴口不斷湧出,調整飛行姿態迅速遠離氣態行星的捕獲範圍。從引力場中掙脫出來後,各艘飛船的能源系統紛紛發出提示,顯示能源已經消耗20%,部分非關鍵系統為了保障能源供應,自動進入低功耗執行狀態。

編隊重新調整完航向。電子警報聲再次響起:“探測到大量小行星正高速朝著編隊衝過來,預計三分鐘後將會發生碰撞,請馬上採取規避措施!”“星梭號”護衛艦立刻啟動了應急程式,迅速衝向小行星群。

警報響起的同時,“星梭號”立刻調整航向來到編隊前方。導彈發射器開啟,發射系統啟動,一枚導彈被電磁系統激發,轉瞬間來到小行星群面前。導彈在接近小行星後直接爆開,裝有無數高爆彈藥的細小分彈頭天女散花般的灑向小行星群。眾多攜帶高爆彈頭的分導彈頭很快就命中相應目標,剎那間小行星帶中光芒乍現、光芒覆蓋的地方小行星群紛紛消融。高爆彈頭如絢爛而致命的熔岩,將小行星群燃燒殆盡。強大的衝擊力將目標區域周圍的小行星驅散,改變其原有軌道,開闢出一條足夠編隊透過的安全通道。

但是,小行星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遠遠超出之前的預估。採礦船和運輸船的電子警報聲變得更加急促:“規避動作受到限制,小行星數量過多,有碰撞的危險!”儘管兩艘船的智慧系統努力操控著船身,採礦船加大引擎的側向推力,船身劇烈搖晃著,試圖避開小行星;

運輸船上的駕駛機器人立刻啟動飛船的智慧輔助系統全力操控船身進行規避。由於船體龐大反應時間嚴重不足,小行星又速度極快、運輸船難以完全避開,硬度極高的小行星直接擊穿運輸船船體。

運輸船的警報聲響起:“船身外殼受損,能源傳輸線路出現故障,能源供應下降 40%,部分裝置停止執行。”運輸船也受到了衝擊,警報提示道:“貨物儲存裝置鬆動,內部結構遭到撞擊。”運輸船上的維修機器人立刻開始忙碌,快速修補缺口。

這時,運輸船的能源儲備只剩下不到 25%,護盾強度正在快速減弱, 運輸船的智慧通訊系統自動向“星梭號”發出求救訊號:“星梭號,運輸船遭遇小行星襲擊,能源嚴重不足,請求支援。”

此時更多的細小密集的小行星已經近在咫尺。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星梭號”迅速調整武器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