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5章 逼皇上下旨

“臣遵旨!”

事態演變至此,包拯也不得不作出妥協。

對包拯來說,這已經是最完美的結局。

畢竟這不是二十一世紀,一切都是按法律程式辦事,任何人都不可以徇私枉法。

在法律面前,沒有人情可言,權力更左右不了法律。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這裡是大宋朝,皇權至上的人治時代。

皇親國戚自是擁有普通百姓享受不到的特權,包括生命。

皇上的聖旨便是至高無上的法律。

倘若連皇上的聖旨都敢違抗,那麼等待的唯有死路一條。

只有堅持生存,一個人方能追求並實現自己的理想。

在封建帝王專制的古代,無論身份如何,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首要條件便是獲得執政者的信任與支援。

這一點,包拯心中十分明白。

至於趙楨的個性,包拯更是瞭如指掌。

他渴望有所作為,內心深處期盼能有更多正直的臣子輔佐。

因此,儘管包拯似乎總是給他帶來不快,但潛意識裡,這正是趙楨所期望看到的。

趙楨對那些阿諛奉承之徒表面上或許會感到高興,但內心深處卻始終保持著警惕。

這樣的例子,歷史上屢見不鮮。

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和珅,乾隆駕崩後,他立即被嘉慶處死。

因此,成為奸臣並非易事。

回到開封府,包拯隨即下令釋放曹國舅,並邀請他至花廳詳談。

“國舅爺,包拯斬殺二國舅實屬無奈之舉,相信國舅爺能夠理解。”

“包大人無須多言,二國舅作惡多端,自食其果!我在獄中也想通了,包大人一心為公,是我曹氏理虧在先,怪不得大人。”

“謝國舅體諒,國舅胸懷,令人敬佩!”包拯由衷拱了拱手。

“包大人言重了,若我大宋能多幾位如包大人這般忠良之臣,何愁天下不寧?”

包拯搖了搖頭,面露苦澀:“可惜皇后娘娘未必能理解。包拯不顧皇后的顏面,毅然決然將二國舅明正典刑,皇后娘娘必定心懷怨恨,今後恐怕……”

“包大人放心,你的意思我已明瞭,我會向皇后解釋,今後絕不會為難包大人。”

包拯聞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敬意。

難怪他能成為八仙之一,這份胸懷,實在難得。

儘管自己曾對曹家不公,他卻能不計前嫌,甚至願意為我出言相助,他能成仙,實至名歸。

曹國舅隨即告辭,回到府中弔唁弟弟後,便進宮謝恩。

皇上恢復了曹國舅的官職!

但曹國舅自知有罪,不願再留朝堂,主動請求外放,以免朝野非議,說皇上偏私。

見他如此堅持,皇上也不再強求,點頭同意,外放江陵府。

曹國舅道:“陛下,包大人是難得的清官,還望皇上不要因臣弟和臣之事而對包大人有所芥蒂。”

“包大人斬殺卿弟,卿卻能以德報怨,真乃國之棟樑!”

“在其位則謀其政,若臣處於包大人的位置,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嗯!”趙禎對曹國舅的正直毫不懷疑。

曹國舅退下後,便又前往後宮拜見妹妹曹皇后。

見大哥要她不記恨包拯,皇后都驚呆了。

“兄長莫非糊塗了,包拯殺了你我的弟弟,讓曹家蒙受奇恥大辱!”

曹國舅搖了搖頭,一副深意的表情:“娘娘,讓曹家蒙羞的並非包拯,而是我們自己。”

“娘娘乃一國之母,萬不可因私仇而廢公義,忘卻自己的身份。”

“包拯不僅是賢臣,更是能臣,大宋需要包拯這樣的人才,皇上更需要包大人輔佐。”

“娘娘若能明白這一點,那臣也能安心離京了!”

曹皇后聽後,心中暗自苦笑。

她恨不得將包拯碎屍萬段,以解心頭之恨。

現在兄長卻要勸她放下私怨,以大局為重。

她自認沒有這樣的胸襟,無法忽視弟弟的慘死,更無法原諒包拯。

皇上和太后不殺包拯,情有可原。

那是他們寵信的臣子。

但包拯是曹家的仇人,兄長怎麼可以放下仇恨,不顧親弟弟的死活。

她不明白,兄長究竟被包拯灌輸了什麼迷魂湯。

“兄長,恕妹妹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