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楨自然明白范仲淹的意思。
安樂侯乃是國舅,龐貴妃的弟弟,龐太師的兒子,身份尊貴。
其他朝臣有幾個敢得罪龐太師和龐貴妃的?
唯有包拯有這個膽色,且又是駙馬,身份不弱於龐昱。
滿朝文武,也只有包拯才能鎮得住龐昱。
可趙楨不想讓龐昱死,這才是他為難之處。
范仲淹聞絃歌而知雅意,才一看到皇上的臉色,便知皇上心裡的顧慮了。
“陛下若是擔心包大人殺了安樂侯,可派他前往查案,不得在陳州審問,只需押解進京即可,再交由大理寺或刑部審理即可。”
趙楨聞言一喜,還是范仲淹能體會他這個一國之君的難處啊!
這一點,范仲淹比包拯強。
“還是愛卿能明白朕心,既如此,亞父,即刻宣包拯進宮見朕。”
“是!”
陳琳領命而去。
太師府。
龐太師此時也早已聽聞風聲,得知龐昱沒有聽自己的話,好生賑災,安撫百姓,反而在地方胡作非為,氣得火冒三丈。
“逆子!”
“逆子!”
龐太師幾乎是嘶吼出來,氣得一巴掌拍在桌上,震得手心生疼也沒有察覺到一般。
“老夫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好生放賑。”
“他竟然在賑災糧款上動腦筋,難道他缺銀子嗎?”
“逆子,氣死老夫了。”
龐太師本意是讓龐昱幹一番大事出來給皇上瞧瞧,如此一來,想要給他謀個官位,就容易了,百官也不會有意見。
可沒想,自己一片苦心,這個逆子是一點也沒有體會到。
沒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也就算了,可竟然動賑災糧款,強搶民女。
他是怎麼敢?
就連龐太師自己,面對這種國計民生的大事上,也不敢有妄想。
這個兒子,竟然就真做了,而且還如此明目張膽。
自己聰明一世,為什麼就生了這麼一頭蠢豬笨驢。
龐太師現在腸子都悔青了,太高估這個紈絝的智商,竟然讓他獨自前往陳州,應該派一個得力干將一起去,就不會鬧出這麼大的亂子了。
“太師!”
就在這時,管家龐福行色匆匆闖進來。
“何事?”龐太師怒氣道。
“太師,方才聽宮裡的人說,皇上方才在御書房召見了參知政事范仲淹,隨後又召見了開封府府尹包拯。”
“多半是為了小侯爺的事!”
“太師還是儘快想想辦法吧!”
“要是皇上派包拯前往陳州查賑,小侯爺可就危險了。”
包拯的無情,婦孺皆知。
更何況太師和包拯之間一直存有嫌隙。
這次若皇上派包拯去陳州,小侯爺的腦袋還能保住麼?
龐太師驚得瞪大眼珠,好似晴天霹靂當頭一擊。
又恰似被人從頭到腳澆了一盆冰水,渾身一陣酥麻。
皇上難道也聽說了陳州的事?
“備轎,快備轎,老夫這就進宮皇上。”
無論如何,龐籍也要阻止皇上派遣包拯去陳州,至於其他人,他不擔心。
御書房。
“臣包拯參見陛下!”
“包卿平身!”
“謝陛下,不知陛下宣臣進宮,所為何事?”
“想必陳州之事,包卿也有所耳聞了吧?”趙禎試探道。
“臣……確有耳聞!”
包拯不但聽說,而且十天前就已秘密派展昭先去陳州收集證據去了。
“唉……”趙禎長嘆口氣,直面過失,“都怪當初朕不聽卿言,乃至於此。不想龐昱當真……”
說到這裡,卻說不下去了。
包拯道:“皇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怪只怪那安樂侯驕縱跋扈,辜負了聖上。”
此事要說過錯,就只能怪趙禎這個小皇帝感情用事,用人不當。
可包拯只是個臣子,沒有當面指責天子的道理,除非不想繼續混了,那就盡情數落。
沒有用的廢話,包拯是不會說出口的,這是為人處世之道。
即便你的初衷是好的,可如果說出來的話不能為人聽取,達到預期效果,反而適得其反,那最好就閉嘴。
這是包拯穿越之後,為官多年總結出來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