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小孩來玩弄。
不但讓皇室名譽掃地,成為天下笑柄,還耽誤了皇妹的終生幸福。
作為一個君王,誰能容忍如此奇恥大辱。
就算陳世美不死在包拯手裡,自己絕饒他不得。
只是,包拯處決陳世美,不通報自己,獨斷專行,也委實太無視自己這個皇帝的存在了。
回到御書房,趙楨急不可耐宣包拯進宮。
“臣包拯參見陛下!”
看著皇上怒氣衝衝,包拯心裡也不免有幾分忐忑。
想必小姨子惠國公主早已在他面前把自己給告了吧!
“包拯,朕問你,發生這麼大的事,為何不事先稟報朕?”
“皇上所說,莫不是陳世美之事?”
面對包拯的裝傻,趙楨氣得一拍桌案:“不是此事又是何來?你若說不出個子醜寅卯,朕今日就要你的腦袋!”
看得出來,趙楨這次是真的怒了。
並不是因為包拯殺了陳世美,不給他面子,而是因為惠國公主那番話,成了他抹不去的陰影,他感受到自己的皇權受到了潛在的威脅。
“皇上暫且息怒,聽臣一言。”包拯好整以暇地說道。
“好,你說!”
“陛下,陳世美拋妻棄子,是為不仁不義,此其一。”
“他欺君罔上,矇蔽太后、矇蔽皇上,誤公主一生之幸福,不忠不孝,此其二。”
“其三,陳世美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可見他貪慕虛榮權位,心術不正,若不除之,日後也是個大奸大惡之人。”
“如此奸賊,天理不容。”
趙楨怎會不知這些,質問道:“即便他有罪,可他是駙馬,朕的妹夫,也輪不到你來殺,你眼裡可還有皇家,可還有朕這個皇上。”
包拯也是理直氣壯地回應:“臣殺他,正是為了皇上!”
趙楨都被包拯氣笑了:“為了朕?”
“是的!”
“臣知皇上乃聖明君主,大仁大義,更是個孝子。”
“此事臣若報之陛下,陛下即便想殺陳世美,屆時公主和太后求情,皇上必定陷入兩難境地。”
“若不殺,有違國法。”
“若殺,則不仁!”
“與其讓陛下為難,莫如臣替陛下承擔罵名。”
“臣承蒙陛下恩寵信任,凡事信賴,賜臣三口鍘刀,尚方寶劍,行便宜之權,便無一日不敢思報,替陛下分憂。”
“陳世美欺君罔上,辜負聖恩,矇蔽太后,如此大逆不道之賊,臣豈能容他玷汙陛下一世英名,耽誤公主一生之幸福。”
“陛下若覺臣有僭越之舉,隨時可收回鍘刀和尚方寶劍,隨時可取臣這顆人頭,臣絕不皺一皺眉頭。”
“臣要的,就是讓大宋早日富國強兵,天下太平,萬邦來朝,別無私心,更非為己。”
“臣拳拳之心,想必陛下不難體會。”
說完這番話,包拯都佩服自己的口才了。
我真是個天才。
哪個皇帝聽了,心裡能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