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驚堂木,才穩定住局勢。
“大人!”
就在這時,身旁的推官、判官也跟著開口:
“禮法不可廢!”
“自古民不告官,子不告父,這是鐵律,不可動搖。”
“但凡民告官,子告父者,必先經三大考驗。”
“什麼考驗?”包拯眉頭緊鎖。
推官王拱辰道:“下油鍋,挨板子,滾板釘。三者若都挺過去了,方可受理。”
什麼?
聽到王拱辰的解釋,包拯目瞪口呆。
這特麼哪是考驗,分明是草菅人命!
說白了,不就是不讓告狀嗎?
唉……
百姓申冤為什麼就這麼難?
每一樁明明都很簡單的案子,偏偏都要被各種阻撓。
包拯原以為自己現在執掌開封府,足以為天下百姓沉冤昭雪。
誰承想,有了權力後,還有封建禮教這道最可怕的牢籠控制著人心。
包拯將目光看向公孫策:“公孫先生有何高見?”
公孫策聞言,站起身來,看了看門外的百姓,又看了看高處的推官和判官。
沉吟片刻後,才艱難地從嘴裡擠出幾個字:
“大人,民意不可違!”
包拯更是呆若木雞。
原以為公孫策飽讀詩書,能體察人情,同情劉愛花的遭遇。
誰曾想,他也不過是封建禮教下的一個腐儒。
可見,大宋朝的書生,才是深受儒學禮教荼毒最嚴重的人群。
“下油鍋!”
“下油鍋!”
“下油鍋!”
就在公孫策話音落下後,圍觀百姓再次叫囂起來。
包拯再度拍響驚堂木,打斷百姓的呼聲。
一直沉默的展昭,此時也忍不住站了出來,用質問的口吻道:
“公孫先生,難道非要將劉愛花大刑加身,開封府才能替她伸冤不成?”
展昭畢竟是江湖人,無拘無束,沒有太多儒教禮法的包袱束縛。
看到展昭發聲,包拯心中不禁感到了那麼一點點的欣慰。
唉……
終於遇到一個正常人了。
就聽公孫策解釋道:
“展護衛,禮法如此,誰也不可悖逆。”
“否則,禮崩樂壞,天下豈不是要大亂?”
“除非劉愛花知難而退,主動撤訴,否則……難逃大刑!”
展昭苦笑一聲,目光無力地詢問包拯的意思。
包拯也不敢相信,這些話是出自公孫策之口。
目前的局面,若不對劉愛花動刑,想替她伸冤,難了。
甚至他這個開封府尹也要背上一個不忠不孝的罵名。
可下油鍋、打板子、滾板釘這樣的酷刑,用在一個弱女子身上,她還能活命?
現在他才終於明白,所有官府都不受理劉愛花的案子的原因。
啪!
包拯拍響驚堂木:
“劉愛花,你方才也聽到了,非是本府不受理你的案子,而是你的案子有違綱常。”
“本府不得不提醒你,你若要繼續告狀,須承受三大酷刑之苦,你可想清楚了。”
“你現在若是知難而退,本府不追究你的罪責。”
事到如今,包拯也只能將她勸退,另外想其他辦法。
“不,包大人,民女一定要告!”
劉愛花語氣十分堅毅,哪怕知道要遭受三大酷刑,也沒有一點要退縮的意思。
可見她對父親恨之入骨,有天大仇怨。
“只要包大人能為民女的丈夫伸冤,民女願受三大酷刑,雖九死而不悔。”
【叮!案件觸發:替劉愛花伸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