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包拯】
【身份:定州知州】
【技能:天眼.玄級】
【修為:大黃庭.兩重】
【法寶:萬民傘】
【功德:3600點】
【註解:為民請命,伸張正義,為民謀福,均可獲取青天功德,功德可兌換技能和法寶…】
…
包拯在定州三年,並非一無所獲。
不但利用功德提升了天眼等級,還修煉了文道——大黃庭!
修煉的是浩然正氣!
一點浩然氣,神鬼莫敢近。
現在的包拯,已經不是以前那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了。
至於萬民傘,則是離開定州之時,百姓所贈送。
承載著萬民的意志和祝福,誅邪不侵,氣運加身。
當下,包拯一直送呂夷簡到相府,因為他也正好要去見呂相彙報工作。
到相府客廳裡坐下後,包拯將三年來的政績大致彙報後,呂夷簡也是滿意得緊。
太后年事已高,只怕是命不久矣,皇帝即將親政,所以現在的朝局更是雲譎波詭。
呂夷簡也開始為自己的後路籌謀,暗中提拔皇上的親信,這樣皇帝親政之時,他才能保住自己的相位。
而包拯無疑也是他重點提拔的物件。
可呂夷簡沒想到,今天會發生這種變故,包拯竟然在這個節骨眼上去得罪遼國使臣,這不是給國家添亂,給自己添亂嗎?
“包拯啊包拯,你的勇猛和謀略,老夫深感敬佩,但你也不應該因為這麼一件小事而得罪遼國使團。”
呂夷簡語重心長。
“遼人的野心日益膨脹,早已貪得無厭。”
“這次出使大宋的目的,無非是想透過威脅手段迫使大宋向遼人稱臣,迫使大宋納貢更多歲幣。”
說到這裡,呂夷簡又是長吁短嘆。
“儘管當年的澶淵盟約仍在,遼人也不好直接撕破臉皮。”
“但你今天的舉動,無疑給了契丹一個威脅大宋的藉口,你今天真是闖了大禍了。”
“你可知道,你這麼做會給大宋帶來多大的麻煩?”
包拯被呂夷簡這番話給驚呆了。
一代名相,在面對契丹人時,竟然是這般卑躬屈膝,膽小怕事。
大宋朝被番邦小國騎在頭上拉屎也就不奇怪了。
“相爺,並非包拯不識大體。”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一味忍讓,只會助長契丹人的氣焰,認為咱們宋人可欺。”
“難道今天相爺給他們讓了道,遼國師團便會對大宋客客氣氣了嗎?”
“相爺方才所言,恕包拯不敢苟同。”
面對呂夷簡的指責,包拯這次沒有一味討好他。
在包拯看來,這和所謂的人情世故無關,而是作為一個人的原則和氣節問題。
“你…”呂夷簡氣得臉都綠了,包拯竟然一點面子都不給自己留。
敢情就他包拯硬氣,自己這個宰相沒氣節,是個軟骨頭。
包拯接著道:“包拯只是實事求是,為大宋社稷著想,並無針對相爺之意,倘若因此開罪,包拯也無話可說。”
呂夷簡都被氣笑了,長嘆了口氣:“罷了,老夫並非小肚雞腸之人,或許是老夫真的老了。”
包拯和呂夷簡這次談話並不是很愉快,雖然呂夷簡宰相肚裡好撐船,沒有明面上責備包拯,可心裡總是有些不悅。
再說他眼下也沒這個工夫和包拯計較那麼多,心裡想的是如何應付遼國這次的威逼。
次日朝會。
天子臨朝,劉娥拖著病體垂簾聽政,宣遼國使館覲見。
耶律斜軫率領使團來到垂拱殿。
禮畢。
雙方表達友好之意。
耶律斜軫道:“外臣這次來,一是慰問太后病體,二則是有三道難題想求教於大宋。大宋以文治國,人才濟濟,必定能為外臣答疑解惑!”
說是求教,可大宋君臣也不是傻子,豈能不知遼國這是有意刁難。
趙楨道:“不知貴使有何難題?”
耶律斜軫道:“這第一副對聯!”
聽到這裡,大宋君臣都不由笑了起來。
在大宋的眼裡,契丹乃化外蠻夷,不通經史,只是打獵放牧。
而大宋繼承漢人文化,已有數千年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