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在公主的質問下,心裡一陣愧疚,滿臉羞紅起來。
一時間不知如何應答。
原本她是來興師問罪,可看到長公主對昭陽公主的態度如此強硬,分明就是殺雞儆猴,皇后也瞬間失去了底氣。
因為現在就算再質問龐昱之事,得到的答案也一樣,討不到任何便宜,甚至還會和公主撕破臉。
要不是昭陽公主作出頭鳥,現在被羞辱的就是她這個皇后了。
她是一國之母不錯,可趙儀容也是長公主,她的確奈何不了公主。
“皇后要是沒什麼事的話,請便,恕本宮有孕在身,不便招待。”
皇后來的目的,路人皆知,公主自然不會給她留任何情面。
別說只是皇后,就算是太后和皇兄,公主也不懼。
皇后聞言,又羞又惱,一句話沒說,敗興而回。
看著皇后離去的背影,公主怒氣未消的從鼻端發出一聲輕哼:“本宮不發飆,當真以為本宮好欺負不成?”
“好了公主,別生氣了,別傷了身體。”包拯一邊說,一邊看著她圓鼓鼓的大肚子。
公主點點頭,忽然哎喲一聲,臉色痛苦起來,手捂肚子。
包拯大吃一驚,慌忙扶住:“怎麼了公主?”
“可能是動了胎氣,快生了。”
“啊!”包拯又驚又喜,直接將公主抱了起來,朝臥房飛奔。
一時間,駙馬府忙碌了起來。
臥房裡陣陣痛苦的喊聲瀰漫在夜空。
包拯一直守在門外,來回踱步,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生平第一次遇上這種事,誰能淡定得了。
古代醫術本就不發達,女人臨盆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
公孫策、展昭和四校尉也是遠遠地守著,焦慮不安。
“哇——”
忽然,一聲嬰兒的啼哭,徹底打破了凝重的氛圍。
“生了,生了!”產婆高喊,“公主,是個少爺。”
包拯在門外聽著,繃緊的心絃終於鬆弛下來。
展昭幾人,也喜出望外。
包拯第一時間搶進房門,將剛生下來的兒子抱起,徑直走到公主床邊。
看著兒子活潑可愛的樣子,公主的臉上吃力的擠出一道溫柔憐愛的笑容。
“駙馬,還沒給孩子取名呢!”
包拯略一沉吟,反問公主:“不知公主心裡可有稱意的名字?”
“我希望孩子能和駙馬一樣,拯救蒼生,濟世為民,叫包安民如何?”
“包安民!”包拯喊著這個名字,笑著點頭,“就依公主。”
次日。
朝廷上下聽聞長公主生了兒子,皇上、太后、嬪妃等,均親自登門恭賀。
皇后也為昨日之事內疚,也帶了賀禮前來。
趙楨抱著和包拯一個模板刻出來的包安民,滿臉堆笑,把昨天昭陽公主告狀的事都忘得一乾二淨了。
“包卿,朕這個外甥和你如出一轍啊!”
包拯抿嘴一笑,心想,要是不像,那不是完了?
“哇哇——”包安民忽然哇哇哭了起來。
太后趕忙道:“一定是餓了,皇上,快把孩子給公主餵奶。”
公主接過孩子,眾人都回避。
包拯將皇上和太后請到花廳。
包拯又將昨日皇后和昭陽公主興師問罪之事說了一遍,道:“皇上,如今不僅是皇后和公主,只怕文武百官心裡均有怨言,不殺龐昱,難堵天下悠悠眾口!”
趙楨大好的心情被潑了一盆冷水,一陣哭笑不得:“包拯,公主剛生孩子,為何又說此事。大喜的日子,豈可妄言殺戮,有損陰德。”
包拯搖搖頭:“陛下差矣,這不但不損陰德,而是積功德,龐昱不除,百姓怨氣難消,陛下今後如何治理天下?”
才一聽包拯講道理,趙楨頓時不耐煩起來,懶得和包拯計較,憤憤起身道:“擺駕回宮!”
看著生氣離去的皇上,太后也不由嘆口氣,看向包拯道:“包卿,為何非要殺龐昱不可?”
包拯道:“太后,不是臣非要殺他不可,是那龐昱罪惡滔天,天理難容,臣也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為了陛下的名聲著想,臣不想讓陛下揹負昏君的罵名!”
太后悠悠長嘆:“包卿真乃我大宋之賢良也!”
包拯道:“太后過譽了,食君之祿,則為君分憂。太后當年也曾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