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1章 公主火上澆油

皇宮。御書房。

趙禎聽到陳琳的奏報,看著開封府的大印,如遭雷劈。

“什麼,包拯要辭官歸隱?”

以前包拯也不是沒幹過這種事情,但也只是嘴上那麼一說,趙禎不太放在心上。

可這次連大印都叫出來了,顯然這次是真的下定決心了。

說實話,這是趙禎始料未及的。

因為他知道,包拯素來憂國憂民,無論多大的困難,都砥礪前行,從不退縮。

他心裡自然猜得出來原因,不就是因為沒有殺龐籍嗎?

何至於辭官!

大宋朝不知還有多少事等著他來處理。

大宋雖然不缺人才,范仲淹、晏殊、文彥博、韓琦等,都有大才。

可比起包拯來,遜色了很多,不是一個層次的人。

如今變法才剛剛開始,可以說,包拯才是變法的真正中堅力量。

朝廷離不開包拯,他這個皇帝更離不開包拯。

“朕不準!”趙禎毅然回絕道,“你卻告訴包拯,有什麼事可以商量,但要辭官,朕絕不允許。”

趙禎以為,包拯這次多半又是鬧情緒,可陳琳卻清楚,包拯是真的心寒了。

“官家,包大人去意已決,只怕官家也留他不住。”

“他這是在威脅朕!”趙禎氣急敗壞,以為包拯真的願意放過龐籍,孰料目的卻在此,“朕對他一向言聽計從,他究竟還有何不滿意的,竟用辭官來威脅朕。亞父,你把大印再還給他,就說這是聖旨,不得辭官!”

陳琳暗暗叫苦,只得再度拿著大印出宮。

此時,包拯已回到府邸,將辭官之事和公主如實說了。

公主也吃驚不已:“駙馬要辭官?卻是為何?”

“為夫心累!”

公主皺了皺眉,表示費解,因為在她眼裡,包拯一向堅韌不拔,從不言敗。

如今不過是遇到了一點點小挫折罷了,便開始灰心喪志,這不是包拯的性格啊!

面對包拯今天的表現,公主心裡感到失望透頂。

“駙馬正值壯年,肩負國家重任,正是施展胸中抱負之時,如何說出這般喪氣的話來。”

“難道就因為皇兄沒有殺龐籍,駙馬便要棄天下於不顧?”

“公主說得確實不錯,可為夫的心情,公主未必能體會得到。”說罷,包拯嘆口氣。

公主雖然是皇族,可終究是女流,對國家大事關心得不多,也很少去關心包拯的難處。

因為在她看來,包拯雖日理萬機,可深受皇兄信任,就算累些,心裡也是甜的。

顯然,這次他是真的被傷透心了。

“相公有何苦衷,儘可和我說。”

包拯回頭看著突然溫柔的公主,心裡如同暖陽流過。

“公主,包拯一心為國,從不言苦,那都是因為皇上一直對我信賴有加,言聽計從,從不相疑。”

“包拯亦將皇上視為知己,盡心輔佐,只望大宋能早日富國強兵,不再忍受周邊國家的欺辱。”

“讓皇上今日所為,令我大失所望!”

“龐籍殘害無辜,包拯原以為他能捨小義而全公理。”

“不料,皇上還是放了龐籍。”

“一個殘害百姓的人,卻能堂而皇之地離開包拯管轄的開封府,你讓那些蒙受不白之冤之人情何以堪!包拯日後還如何執法?”

“所以,並非我不顧大局,而是……”

聽到這裡,公主似乎也理解了包拯作為人臣的不易:“相公不必灰心,皇兄許是一時被妖妃迷惑,我這就進宮找他理論。”

公主剛起身,就被包拯拉住:“公主,你身體尚未痊癒,豈可外出?”

公主道:“難道就這麼讓龐賊逍遙法外不成?我不想讓我趙家失去駙馬!”

包拯聽後,心裡頓覺得到了一絲絲的寬慰,溫柔笑道:“公主之心,為夫心領了,然而,大道理陛下心裡比誰都清楚,若是理論有用的話,包拯何至於選擇辭官。”

話音剛落,便見公孫策來報,說陳琳求見。

包拯讓公孫策將他請到花廳。

公主這次也想聽聽陳琳說些什麼,便抱著孩子,和包拯一道來花廳。

陳琳看到公主也在,趕忙行禮。

公主道:“陳公公免禮吧!皇兄怎麼說?”

陳琳將大印放在桌上:“回公主,陛下不允包大人辭官,說是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