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如戰場,甚至比戰場更為險惡。
一旦踏入這條路,就註定難以獨善其身。
既然已被丁渭一黨排斥,包拯便沒有打算去巴結丁渭。
那隻會死得更慘。
作為穿越者,豈能不明白歷史走向?
用不了幾年,皇上便能親政。
朝堂舊臣,尤其是一味諂媚劉太后的奸臣,將會被徹底清洗。
到時就是包拯的出頭之日。
或許這便是原主包公明智的地方,考慮得還是比較長遠,沒有被短期的前程衝昏頭腦。
“天下乃皇上的天下!”包拯正色道。
賈至及聞言,眉頭緊鎖。
不敢相信包拯竟敢在眾人面前明確表態,無視太后的存在。
他知道包拯有些膽量,卻沒想到竟如此不識時務。
賈至及甚至有些佩服他的勇氣:“好你個包拯,當真是不知深淺,讓本府大開眼界,好極了!”
包拯反唇相譏:“府尹大人覺得這很好笑嗎?難道下官說錯了,府尹大人認為這天下不是皇上的?”
賈至及反而愣住了,彷彿被反將一軍,一時間無言以對。
太后與皇上之間的關係極為微妙。
太后一邊想奪權,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又害怕揹負罵名。
一邊不想放權,想把趙楨培養成一個好皇帝。
心裡一直都是矛盾的。
所以,趙楨看似是傀儡,可朝臣還是能分辨太后和他之間那微妙的關係。
又有誰敢公然宣稱天下非天子所有?
那無疑是自尋死路!
別說賈至及只是一個府尹,便是當朝首輔大臣呂夷簡和丁渭,乃至垂簾聽政的太后劉娥,也不敢說這樣的話。
否則。
對朝臣而言,那便是公然謀逆,誅連九族;
對太后而言,則是公然篡權,也會死無葬身之地。
賈至及笑道:“包拯啊包拯,你倒是令本府刮目相看,可惜太不識時務!”
說著臉色一沉:“左右,將包拯拿下,脫下他的官袍,摘下他的烏紗,罷免知縣一職,押赴汴梁,交大理寺問罪。”
啊——?
眾人一聲驚呼。
誰也沒有預料到,府尹會毫無徵兆地罷免包拯的官職,連藉口都不找一個。
這就是官大的權力麼?
“誰敢?”
王朝、馬漢、張龍、趙虎見這狗官不分青紅皂白,就要問包大人的罪,哪裡還顧得上他是什麼府尹。
紛紛拔出腰刀,將包拯保護起來。
這狗官如果要對包大人不利,他們兄弟就算是拼上性命,也要保護包大人周全。
賈至及看到有人敢反抗,也是有些詫異。
這包拯,當真是反了天了。
“給本府拿下,膽敢阻攔,格殺勿論!”
手一揮,身後數百禁衛蜂擁上來,將包拯和王朝幾人團團圍住。
面對如此眾多的禁衛,四人根本不敢離開包拯半步。
包拯卻是臨危不亂,沒有表現出驚慌。
大宋崇文抑武,不殺士大夫。
只要不是犯上作亂,就沒有死罪,最多就是貶官或流放。
自己依法行事,即便到了大理寺,也須經三司會審,才能定罪。
他不相信宋朝真的沒有一個忠臣,為自己討一個公道。
更不相信,皇上會棄他的生死不顧。
更何況,今天有展昭在場,結局如何,還不好說呢!
包拯隨即吩咐四人退下,用質問的口吻怒視賈至及。
“敢問知府大人,本縣法犯哪條,律犯哪樁?”
“知府要摘本縣烏紗,也得編個罪名吧!”
“本縣的知縣乃皇上親自任命,知府大人若無真憑實據說明包拯的罪行,便無權罷免本縣的官職!”
賈至及不屑一顧的冷哼一聲。
“本府乃你的上官,說你有罪,你就有罪!”
“你既然想聽,本府就告訴你,你為官不明,倒行逆施,胡亂定罪,以致民怨沸騰。你藐視上官,對太后不敬,這就是罪名!”
果然是官字兩張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
包拯心裡感到諷刺。
然而,不等他辯白,賈至及已經下令:“拿下!”
韓濤聞言,“嗆”的一聲,抽出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