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轉瞬數十年光陰便如白駒過隙般飛逝而去。
如今的洪荒世界,恰似一片風起雲湧、波瀾壯闊的廣袤海洋,整個人族宛如其中一顆璀璨耀眼、熠熠生輝的星辰,在這片浩渺無垠的天地間綻放出絢爛奪目的光輝。
無數神異之人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嶄露頭角。
而其中最為傑出的,當數少典之子軒轅、烈山氏之子朱襄,以及巫人九黎部蚩尤。
這三位存在,各自揹負著非凡且獨特的氣運。
軒轅,周身縈繞著人皇之氣,其一言一行、舉手投足之間皆自然流露出王者的威嚴風範。
炎帝,身負帝王命格,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中透著睿智的光芒與果斷堅毅的神采。
蚩尤,則憑藉著巫族與人族的混合血脈,展現出令人震撼的勇武和超乎常人想象的強大力量。
又因道君之令,諸多先天人族皆伴隨著天皇伏羲飛昇天庭,僅留幾位德高望重的人祖駐留人間。
除了幾位人祖以外,其餘先天人族不得久居人間。
畢竟,先天人族的數量終歸有限,人族未來的蓬勃發展更多地需依靠後天人族的崛起與奮進。
而先天人族作為目前人族之中最強大的力量,只需要作為人族幕後的守護力量即可,而不能夠讓其干預人族的正常發展。
如若這些先天人族繼續與後天人族混居,終究是不利於人族的發展。
只有這樣才能夠有利於,人族的薪火傳承,有利於人族後輩的崛起,天驕的崛起,使得人族強者代代不息。
如果那些強大的先天人,繼續有後天人族混聚一起,後天人族之中的天驕的崛起終究會受到阻礙。
於是這才有此規定。
而這也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而這些先天人族前往天庭或者是地庭任職,同樣也能獲得諸多好處,所以也不會有哪位先天人族有反對意見。
此規定實乃高瞻遠矚之舉,既有益於人族文明的薪火相傳,亦為人族後輩天驕的崛起清掃了障礙,鋪平了道路。
而軒轅、炎帝、蚩尤三人,在這相較以往更為寬鬆自由的環境中,得以毫無束縛地充分施展自身的才華,肆意攪動風雲,全力以赴地追逐那人皇之位。
他們各自的神異表現,猶如黑夜中的明燈,吸引了眾多密切關注人族動態的洪荒大能。
這些大能們心懷鬼胎,心思各異,皆妄圖從這三人中挑選出一位加以輔佐,妄圖藉此謀取一份豐厚的功德。
葉雲天對於這些洪荒大能的隱秘心思可謂瞭如指掌。
對於那些企圖收炎帝或蚩尤為徒、妄圖對其進行輔佐的大能,他並沒有做出什麼干涉。
然而,對於未來真正的人皇軒轅,葉雲天卻另有一番精心的安排。
他特意命令人祖燧人氏親自出面收軒轅為徒,將自身所悟的道義以及高深莫測的功法傾囊相授。
同時阻攔下了許多想要收軒轅為徒的大能。
……
軒轅黃帝自幼年起,便展現出超乎常人的聰慧機敏,那靈動的雙眸中總是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知的探索之光。
在燧人氏的悉心教導下,他如魚得水,彷彿找到了智慧的源泉,進步神速得令人驚歎。
他以超乎尋常的勤奮刻苦,日夜不停地修煉,全身心地投入到對天地之道的領悟之中,那專注的神情彷彿世間再無他物能夠干擾。
軒轅黃帝心懷天下,目光長遠。他大力推廣“百穀”的種植,黍、稷、菽、麥、稻等農作物在他的倡導下廣泛播種,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糧食來源。
他推行田畝制度,劃分土地,確立“井田制”,讓每一寸土地都得到合理利用,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農田中,穀穗飽滿,麥浪飄香,豐收的喜悅洋溢在人們的臉上。
同時為了進一步增加軒轅黃帝所能夠獲得的功德,避免最後像地皇神農一般因功德不足而無法直接成聖。
葉雲天還暗中讓燧人氏,指引軒轅黃帝創造人族文字,獲得原本屬於倉頡的龐大造字功德,
於是,軒轅黃帝帶領族人創造了人族獨有的文字。
那一個個形態各異、寓意豐富的字元,彷彿是跳動的音符,承載著人族的智慧和經驗,得以長久地記錄和傳承。
原本屬於倉頡的龐大造字功德,此刻也匯聚到了軒轅黃帝身上,使得他的功德愈發深厚
同時,他倡導禮儀,親自制定規範,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