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三太子答應的有多快,蛟魔王就有多鬱悶。
因為在蛟魔王看來,三太子就是個不識趣的純血龍,需要一番相勸才行。
只可惜蛟魔王語言還未組織好,三太子就已經點頭了,這直接導致蛟魔王一番苦思,白白浪費了功夫。
“這兩人是冤家不成?”
顧明沒有現身,不代表他不知道地牢裡發生了什麼。
地牢內發生的一切他都很清楚,因此蛟魔王的氣急敗壞,三太子的疑惑,他都看在眼裡。
搖搖頭,顧明不再多想,冤家也好,仇敵也罷。
三太子成為蛟魔王的副將,可以預見,這兩位日後少不了一番爭鬥。
爭鬥什麼的,顧明並不在意,只要不朝著惡性爭鬥方向發展,別的顧明都不會多管。
“觀音菩薩,你做好準備了嗎?”
感受到主人的強烈戰意,隱藏在顧明體內的弒神槍發出一聲清鳴。
離開龍宮,顧明直接朝著唐三藏師徒所在的位置找去。
觀音菩薩目前在哪,顧明不好找,但他有的是辦法讓對方主動現身。
甚至不需要做什麼,只要到唐三藏師徒周邊溜達兩圈,負責西遊各種事務的觀音菩薩就會主動現身。
顧明沒心情到處去找觀音菩薩,還是讓對方主動出來為好。
反正觀音菩薩能隱藏,唐三藏師徒不行。
鷹愁澗之後,惡蛟成為唐三藏的弟子,化身龍馬馱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經。
可孫悟空直接毀了鷹愁澗的行為,導致不少居住河流兩側的人遭了殃。
為了這事,人教與闡教弟子親自前往靈山,與如來一陣說道。
佛教付出了什麼代價,外人不得而知。
大水淹死了多少人,唐三藏也不知道,但他很生氣。
哪怕爛攤子有觀音菩薩收拾,唐三藏也沒給孫悟空啥好臉色看。
哪怕孫悟空各種賠罪,各種認錯,唐三藏心中的怒火也未曾消去。
如果孫悟空毀了鷹愁澗,是導致無數妖族的人被淹死,唐三藏肯定不會在意,頂多高呼幾句阿彌陀佛。
可被淹死的都是人族的人,唐三藏哪裡還有心思喊阿彌陀佛?
“這龍馬不安好心啊。”
看著一路向西,心思各異的師徒三人,顧明一眼便看出來,化作龍馬的惡蛟心思不純。
三太子所化的龍馬,只是魁梧有力,至少不會讓人覺得,這馬不對勁。
這被孫悟空逼得被迫低頭的惡蛟倒好,化馬倒是化馬了,但直接化為了一匹渾身龍鱗,頭有尖角,背生雙翅,拖著龍尾的龍馬。
這模樣,哪怕是凡人 ,都能一眼看出這龍馬來路不簡單。
身高超過一丈,體長接近兩丈的龍馬,不經意間洩露一下自己身上的氣息,所到之處各種毒蟲蛇蟻,各種兇猛野獸都被嚇得繞路走。
加上龍馬有雙翅,路況不好的地方能帶著唐三藏直接飛過去。
這也使得唐三藏趕路速度快了不少,路途中順利的不像話,直接給了唐三藏一種有龍馬真好的感覺。
龍馬明裡暗裡的表現,結果就是唐三藏看不聽話的孫悟空更不爽了。
你孫悟空不是很能打嗎?
你是齊天大聖又如何,你能大鬧天宮又如何?
唐三藏能收拾你,這就夠了。
只要我足夠聽話,我的表現足夠好,你孫悟空早晚有好果子吃。
龍馬知道自己打不過孫悟空,也不敢和對方打起來,否則他不會有好果子吃。
因此龍馬選擇了曲線報復,我打不過你孫悟空,也不敢打你,那我就討好唐三藏各種聽話,各種好,與你性格頑劣,不聽話的孫悟空形成鮮明對比,讓唐三藏收拾你。
別說,這曲線報復效果挺好的,有了龍馬後,各種麻煩少了很多,原本需要孫悟空表現的機會沒了。
沒有了表現機會,自然就無法獲得唐三藏的原諒。
師徒倆長時間僵持的結果就是,孫悟空不樂意了。
俺老孫乃是齊天大聖,願意跟隨你唐三藏去西天取經,那是因為我打不過如來,加上你救我,助我脫困,我才願意。
我孫悟空犯錯我認,但我犯錯是為了幫你收服這龍馬。
好心辦事,結果出了問題,我還拉著臉道歉,認錯,你卻遲遲不肯原諒我。
這個想法開始在心中盤踞後,孫悟空越想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