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心中也是不解:老九這是什麼意思?難道他這次不宣自來,不是為了奪嫡?而是有能力奪權,自己做皇帝?
有了這個想法,老皇帝心中頓時不屑:老九啊老九,你以為千年的大乾,就沒有一點底蘊嗎?那你就錯了。
“老九,你這是要抗旨嗎?”
老皇帝的心思,雖然沒有表現出來,但羅九天卻不是傻瓜,明白老皇帝的心思:現在是九子奪嫡,誰做了太子,便是其他八個皇子的共同敵人。
別說自己不想做什麼太子,即便是做,也不是這個做法。
“父皇,不是兒臣想抗旨,而是我不願意做太子!”
“為什麼?”老皇帝有些不解了。
“父皇,我們大乾是修真立國,兒臣還是喜歡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希望早日修成正果,渡劫飛昇!”
老皇帝一聽,懸著的一顆心,頓時落下來:這倒是不錯的理由,看來老九還真不稀罕這太子之位。
“老九,話不能這麼說,你做了太子,便擁有了大乾大部分資源,修煉豈不是更加快捷?你現在功力深厚,應該知道,這渡劫是九死一生吧?”
羅一統可不是這麼想的:渡劫算個屁,我的飛熊閣,煉製的丹藥,其中便有護劫丹,一顆便保渡劫成功,我害怕渡劫嗎?
這次來皇城,一是找出殺害母親的兇手,二是要整肅這修真大陸,找出證道之法,做天道之人;這皇帝之位,有什麼可稀罕的?
“父皇,我無意做太子,更無意朝政,心意已決,希望父皇恩准!”
老皇帝一聽,落地的心,隨即又懸了起來:這老九連做皇帝都不稀罕,看來背後所倚仗的勢力,絕對不小,豈不是威脅自己的帝位?不行,必須拉他下水,跟朝政繫結在一起,萬一有什麼情況,也有個後路。
“也罷,老九,既然你不願意做太子,朕,也不勉強;你那個北王,也別做了,乾脆冊封你做鎮北王吧!”
老皇帝這一招帝王之術,可謂是心機深,城府不淺。
原來冊封九皇子做北王,便是有太子之意,北者,帝都也。
現在乾脆冊封九皇子做鎮北王,意思便是大乾的鎮國之王。
羅九天一聽不幹了:老子的徒弟都是渡劫之境,要不是我壓著,早就渡劫飛昇了,我難道不能飛昇嗎?做什麼勞什子鎮北王?
擺明了,給我加擔子,要我為大乾操心出力啊?
“父皇,還請收回成命,兒臣,只喜歡逍遙人生,無意干政!”
“不行!”老皇帝一看,九皇子這就想撂挑子,直接拒絕:“朕,是九五之尊,一言九鼎,不能更改;你既然自稱兒臣,難道要抗旨嗎?”
這個時候,八皇子兌王,看出門道來了。
老九這次回皇城,不是想奪嫡啊?
他一進皇城便殺人,一直傻到乾坤大殿外門,擺明了是給父皇顏色看。
他是什麼意思?難道只想修仙煉丹?
不對,他的生母懿貴人,是被逼死的,他被貶的時候,已經四歲,應該是記事了,他這是報仇來了。
既然這樣,那我得跟他親近親近,利用他把太子之位,拿到手。
“九弟,這就是你的不對了,父皇日理萬機,操心受累,想讓你做監國太子,無非就是想,讓你替父皇分擔一些;你不做太子也罷了,怎麼不接受封王啊?我們弟兄九個,哪個不是親王?你再推辭便是不孝了!”
八賢王這番話,是至情至理,無可挑剔,連老皇帝都頻頻點頭。
羅九天一想也是,雖然自己不喜歡什麼鎮北王,但今後想做證道之人,少不了動大乾的各個門派,那就必須藉助大乾的資源,倒是不能太過了。
“兒臣接旨,願意做鎮北王!”
“這就對了嘛!”老皇帝一看,羅九天接受了冊封,心中大喜:剛才老八說的監國,倒是個好主意;只要讓你監國,豈不是跟太子一樣?
“老九,你八哥說得對,你這鎮北王負有監國之責,隨後便給你這監國詔書;賜,北山行宮作為鎮北王府,退朝!”
老皇帝怕九皇子再拒絕,乾脆不給九皇子拒絕的機會。
話音剛落地,急急忙忙地便離開乾坤大殿了。
文武百官一看,九皇子不但被冊封為鎮北王,兼有監國之權,紛紛上前巴結;皇子們更是不例外。
都有一個心思:既然老九不願意做太子,跟老九交好,是最明智的選擇。
唯獨大皇子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