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3月初,鵬城。
李傑相繼接到了一系列好訊息:你家那個瓜運河正式通航了,金山級全新戰列艦首艦“金山號”也正式列裝了……
“金山號”是李傑指導達科達海軍執行矛盾計劃的傑出代表,使用了比鋼面裝甲更厲害的鎳鋼,防禦指數又翻了一倍;使用無煙火藥發射的穿甲彈和高爆彈,進攻指數翻了不止一倍。
李鵬舉高興地對李傑說道:“父皇,我和苟前進、伊萬里作過一次推演,達科達只要有4艘金山號這樣的新型戰列艦,就可以橫掃麥力哥海軍。”
李傑正高興哩,又收到了一個沉重的訊息:保臺英雄、基隆伯姚瑩病逝了。
李傑獨自悲傷了好久,想起了姚瑩在臺灣獨自擊退陰軍的神勇,想起了姚瑩初到達科達時的一臉興奮,想起了姚瑩在達科達簽下城下之盟時的傷心欲絕……
他最後對政府總理李約翰吩咐道:“是我讓基隆伯失望了,按元首之禮舉行國葬吧。”
當晚,李傑親自來到姚瑩的祭堂。
這裡已經站滿了達科達前政要和現任政要,門口還掛著姚瑩臨終前寫給自己的一副輓聯:“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李傑觸景生情,更加傷感不已、慚愧不已。
姚瑩是帶著對大清的深深失望來到達科達的。對於他來講,李傑在大洋彼岸建立的這個國家,以華人為主體,承載了他太多的夢想與追求。
在達科達二十餘年,他先後主政金山直轄市和龍江省,身體和金山要塞融為一體,心也與達科達這個多種族的國家融為一體。
他親眼見到一個又一個奇蹟,可惜最終沒有能看到達科達的崛起之戰,帶著長長的遺憾與世長辭……
葬禮過後,鵬城伯湯鵬帶著幾個老人來到金翅宮。
湯鵬很快泣不成聲:“太上皇,張際亮省長去世了,南澳伯、魏源總統去了……現在基隆伯姚瑩也去了,再不復仇,我們這些老傢伙也要去了……”
安第斯山公爵、老羅納爾多也開始跟著起鬨:“陛下,我就是一個牛脾氣。我想問陛下一句實話,你不會讓達科達花了兩百多萬元的戰列艦‘金山號’在太平洋裡打水漂吧?”
那個種樹的生態部長林福祥也是牢騷滿腹:“太上皇,你天天讓我種樹,我都快瘋了。再不復仇,我就把那些樹都砍了當柴燒……”
自苟前進在普那馬灣全殲麥力哥太平洋艦隊之後,不少達科達人都以為,達科達要向麥力哥全面開戰。
但是此後整整四年,麥力哥南北雙方打得死去活來,達科達不僅沒有向麥力哥全面開戰,還和南北政權都建立了外交關係,毫無原則地做起了兩頭通吃的生意。
大家不由懷疑起來:“咱們太上皇的海盜精神哪裡去了?怎麼鑽進錢眼裡的了?”
最近,大家參加姚瑩的葬禮,既感懷基隆伯對達科達的拳拳之情,同時也急切期盼對麥力哥宣戰,最好是像越王勾踐十年臥薪嚐膽後的滅吳之戰。
他們也知道,這太上皇比大洋對面垂簾聽政的老佛爺還厲害。沒有太上皇的點頭,這仗還是打不起來。新皇帝現在只沉湎於操練海軍,對其他事情一概不管。
面對湯鵬的請求,李傑這次沒有明確表態,只是淡淡說道:“湯主席,你在國會中負責對外宣戰和外交,你自己看著辦吧。”
兩天後,達科達國會大廈。
戰爭和外交委員會主席湯鵬在這裡召開聽證會,準備在會後向國會正式提交向麥力哥宣戰的提案。
戰爭部長馬立克首先受到了問詢:“馬部長,如果我們現在和麥力哥開戰,你有幾分把握?”
馬立克答道:“主席先生,如果只是奪取米西河以西地區,那是放乾池塘抓魚,十拿九穩。如果要摧毀麥力哥沿海地區,我心裡還有點不大踏實,這要看外國海軍是否會在背後捅我們的刀子。”
湯鵬問道:“捅刀子?我們達科達不捅別人的刀子就不錯了。你還害怕別人捅我們的刀子?”
馬立克答道:“太上皇陛下說了,麥力哥是我們的敵人,但不是我們的對手。如果我們要消滅麥力哥的話,陰溝郞、發爛西,甚至整個毆洲都是我們的對手,就像當年陰溝郞組織反發同盟,打壓發爛西崛起一樣。”
湯鵬點了點頭,又問道:“如果我們只是狠狠地懲罰一下它呢?”
馬立克答道:“這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具體還要看海軍的實力和表現。你可能要問一下海軍。”
馬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