郞艦隊的偷襲……”
湯鵬一聽,這皇帝老兒可清醒著哩,一邊推動過河馬,還一邊放著回頭炮,炮瞄四方。
令麥力哥奇怪的是,達科達軍隊初戰告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米西河西岸大片地區後,就停止了前進。
麥力哥人開始以為達科達是因為軍力不足,後勤保障跟不上,才駐足不前。
到了1865年底,大約有200萬白人陸陸續續被達科達的土著騎兵從米西河西岸趕了回來。
這和當年土著人在白人的屠殺之下,被迫向西逃亡的血淚之路恰恰相反。
這些負責驅趕白人的土著騎兵怎麼說呢,戰鬥力那是剛剛的,就是軍紀還那麼稍稍有待提高,中間總會發生一些令人遺憾的事情。
白人終於嚐到了背井離鄉、血債血償的滋味。
與此同時,達科達水陸並進,迅速向米西河西岸安置了30多萬來自大清的太平軍和捻軍餘部及其家眷,還有剛剛向達科達宣誓效忠的20多萬土著人,10多萬白人和5多萬黑人。
被達科達佔領或是土著人收復的明州地跨米西河兩岸,被改為蘇東自治區,首府聖保羅改為啟東。
這裡曾經是蘇族、肖尼族等土著部落的故鄉,主要用於安置以蘇族、肖尼族為主體的土著人,還有陸續前來歸順的奧吉土著人。
夾在官蘇河和米西河之間的艾州是麥力哥的第32個州,也是麥力哥最後成立的一個州,被改為河東省,首府德梅因改名為德州。
這個省和大清的直隸平原差不多,適合種小麥、玉米,主要用來安置善於種旱地的捻軍餘部。
密州就早和達科達的江北省接壤了,現在改為蘇北省,首府傑城改名為揚州。
這個省為南風江和米西河環抱,水源豐富,和大清兩淮地區差不多,一半用於安置善種水稻的太平軍,一半用於安置向達科達宣誓效忠的各色人種。
阿肯州也是米西河西邊的一個州,被改為蘇南省,石頭城改名為江寧。
這個省地理條件和大清江南地區差不多,一半用於安置善種水稻的太平軍,一半用於成立喬克託和切諾基兩個自治區,專門安置喬克託和切諾基這兩個比較大的部落,還有陸續前來歸順的科帕奇人。
路由州被改稱東海自治區,新奧城被改為鎮海城。
這個自治區和大清兩廣沿海地區差不多,河流縱橫。達科達政府目前還顧不上來,暫時安置前來歸順的黑人和科帕奇人、克里克人等土著人。境內的白人居民以發爛西人為主,達科達政府也沒有動它。
至於獨力打下來的得個薩斯,達科達只要了科羅河以北地區,併入東海自治區,科羅河以南地區以五百萬科元的價格賣給了急於樹立威信的麥西哥皇帝馬克西米。
馬克西米雖然能力低下,但他好歹是毆洲奧利地皇帝的弟弟,血統高貴,在毆洲還有點影響力,多少會在國際場合為達科達說些好話,防止毆洲人說達科達吃獨食。
對於達科達來說,控制了未來必將富得冒油的麥西哥海灣,比充滿浩瀚沙漠的得個薩斯更實惠。
至於米西河東岸的威州,達科達暫時將它捏在手裡,準備作為戰場,配合未來的外交談判。
為了不進一步刺激陰溝郞和發爛西,達科達顯得很有耐心,並沒有急於吞併麥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