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達科達的移民達到空前的25萬人。
準確地說,這些移民至少四分之三是“移兵”,其中包括跟著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在廣西四處碰壁、走投無路、心灰意冷的10多萬太平軍,在江南、江北大營第二次被太平軍攻破後潰散的1萬多清軍。
有意思的是,達科達也在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接收了黑人。麥力哥著名廢奴英雄約翰?布朗在反對南方奴隸主起義失敗後,本來陷入政府軍的重重包圍,卻被達科達派人給救了,最後到達鎮江城的有大約兩千黑人奴隸。
自從達科達在國際社會公開譴責奴隸制之後,米西河西岸已經成了北麥大陸上的自由燈塔,幸福天堂,經常有零星黑人冒險遊過米西河,投奔達科達。
這年年底,隨著從鎮江到鵬城電報的實現全線即時傳遞資訊,麥力哥國內大戰一觸即發的訊息很快傳到了鵬城。
湯鵬總理有些步履蹣地來到金山皇宮,親自向皇帝報告緊急軍情。
開平皇帝他老人家正帶著一幫人,按華夏的風俗給皇三子三毛舉行抓周儀式。
梅絲德皇后喊道:“寶貝,抓書。”
鐵管家喊道:“小王爺,抓算盤。”
苟尾巴花喊道:“小皇子,抓元寶。”
李開賢喊道:“老四,抓美女。”
不知不覺已經滿一週歲的皇三子三毛,如眾星捧月般地坐在紅色的地毯上,身邊佈滿了象徵各種意義的道具。
他那小屁股東挪挪,西動動,就是不知道抓哪個好。
這時大姐大李紅鷹大喊一聲:“三毛,抓槍。”
皇三子一個激靈,果然把一把木頭玩具槍給抓了起來。
周圍立馬一片喝彩聲。
鐵柺李連忙帶頭拍馬道:“恭喜皇帝陛下,皇三子長大之後,肯定是個帶槍的王爺。”
李傑卻說了句葷話:“咱達科達只要是個爺們,都是帶槍的。”
眾人也跟著哈哈大笑起來。
三毛是三皇子的乳名。皇帝現在有大毛瑟和小毛瑟兩個天才為他造槍,他於是給老三起了個乳名叫三毛,希望這傢伙長大之後,也能成為大國工匠,專門為達科達研製國之利器。
這兩年達科達國泰民安,皇帝一家人也是一團和氣,大家都笑得很開心。
湯鵬看到這個場景,把到嘴邊上的話又憋了回去。看這場景,皇帝肯定不會同意現在對麥力哥動武。
因為皇帝曾經說過,每一個達科達人的生命都很寶貴。達科達的戰略機遇期也很寶貴。
以前大清內亂,給了達科達一個機會,讓他得到了百萬計的移民。現在上天又給了達科達一個機會,麥力哥也亂了起來。
達科達不僅要等麥力哥亂得一塌糊塗,還要等自身收割完電力革命的紅利後,再對麥力哥動武,以最小的代價同時贏得復仇之戰和崛起之戰。
這年年底,密蘇河中游已經開始結冰,曾經混濁不堪的河水也清靜了不少。
成千上萬的北麥野牛此時也遷徙到了更為遙遠的南方打滾、覓食,就連草原狼也少了許多。
遼闊的北麥大草原曾經是達科達王國的一部分,寂靜而孤獨。
李傑後來說了,達科達王國太大了,以他徒弟紅雲的智商實在顧不上來,可以適當劃點地盤出來共同開發。
達科達中央政府也沒和紅雲商量,就直接把以韋俊為首的6萬多池州太平軍、家眷及當地居民安置在密蘇河中游以西地區。
大隊人馬的到來,慢慢打破了這裡的寧靜與孤獨。
密蘇河和華人母國的黃河十分類似,泥沙俱下,定期氾濫,同時滋養著周圍的草原和土地。
華人們就開始叫密蘇河為黃河。安置他們的省份自然就成了河西省。
也有人在想,既然有了河西省,是不是也得有河東省、河北省、河南省?
“來來來,都排好隊,想吃麵的領面,想吃米的領米,人人有份,大人兩袋,小孩一袋。”
“一人十斤豬肉、十斤牛肉,趕快拿回去醃好了。”
“還有棉衣,一人一套。被子,兩人一條……”
趕在春節之前,戰爭部長馬立克親自帶人慰問了安置在這裡的池州太平軍餘部,送來了大批的過冬衣物,準備和慢慢安頓下來的太平軍一起過春節。
他從池州太平軍中精選了兩千來人,成立了一個池州步兵團,進一步鞏固了密蘇河防線,兵鋒直指江東面的麥力哥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