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擊成重傷或者是擊沉。
達科達的岸防炮兵很狡猾,還有多處預留陣地可以用來陰人,這種神出鬼沒的打法倒也嚇得麥力哥海軍不敢再輕易進入海灣。
第三天,麥力哥利用重炮的射程優勢在達科達炮兵的射程範圍之外,野蠻摧毀了天使灣入海口的所有地面建築,隨後以兩艘巡洋艦監視入海口,主力掉頭南下南澳城。
南澳港就是原來的森迪哥,是十年前李傑和昔班尼人做交易換來的,現在成了達科達海軍的主要駐泊基地。
,!
港內不僅有好幾個碼頭,還有一家鍊鋼廠和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蒸汽造船廠,船廠裡還有2艘即將完工的蒸汽軍艦。
如果這兩個廠子被摧毀,達科達的海軍船隻補充能力將下降一半以上。
因此,達科達海軍在港口附近部署了整整一個岸防炮兵營,包括6門150毫米滑膛炮、9門120毫米滑膛炮以及從鋪路石運回來不久的4門88毫米線膛炮。
達科達國防軍岸防炮兵司令華誠,也就是曾經被李傑俘虜的螺絲人尼格諾夫,剛好在這裡檢查防務,親自坐鎮指揮,和對方艦炮展開對決。
8月4日晨,麥力哥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佩裡指揮艦隊進攻南澳灣炮臺。
他計劃先利用巡洋艦迅速靠近對方炮臺,騷擾岸防炮兵暴露位置,接著用戰列艦的射程優勢,對岸防炮兵進行火力壓制,再讓小型炮艦上前進行補充射擊。
達爾格倫巨炮靠著巨大的裝藥量能從5公里外打擊敵方炮臺,但是由於距離太遠,效果並不明顯。當那些小型炮艦進入岸防炮兵3公里最佳打擊範圍時,很快被擊沉了1艘。
佩裡見狀,親自指揮4艘戰列艦抵近射擊,企圖以猛烈的艦炮壓制達科達的岸防炮兵。
華誠手下那些大口徑滑膛炮每門都有好幾噸重,實在太沉了,不方便機動,半天時間內被摧毀9門,就連親臨前線的華誠本人也壯烈犧牲。
麥力哥海軍“緬因號”戰列艦過於託大,靠得離炮臺太近,被對方擊中彈藥庫後,引起殉爆,迅速深入海底。旗艦“普林斯頓號”戰列艦由於速度太慢,也被擊成重傷。
8月5日,佩裡指揮太平洋艦隊繼續強攻南澳灣炮臺,以損失一艘巡洋艦的代價,終於將南澳炮臺最後的滑膛炮悉數摧毀。
他手下的兩艘小炮艦和一艘巡洋艦迅速衝入南澳港內。
苟前進指揮最後的兩艘受傷的軍艦硬著頭皮上前迎戰。
混戰之中,提前隱藏在岸邊的4門88毫米線膛炮突然開火。
88毫米線膛炮打得又快又準,炮彈也從最初的圓形鐵球,變成了威力強大的高爆彈,迅速擊沉了兩艘炮艦。
苟前進指揮的兩艘軍艦不顧遍體鱗傷,死死咬住那艘巡洋艦不放,最終配合岸防炮將其擊沉在南澳灣內。
:()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