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章 初戰龍蝦兵

10月9日,在李傑的堅持下,裕謙派人把那6門螺絲小炮轉移到鎮海城對面金雞山背後的戚家山上,埋伏起來。

這些小炮都是青銅鑄造,比陰國的山炮和榴彈炮落後好幾十年,但是隻要部署得當,咬陰國人一塊肉下來還是可以的。

鎮海城是當年明朝為了防備倭寇建的一座城池。戚家山當年因戚家軍駐防於此而得名。

李傑好好偵查了周圍的地形。戚家山並不高,但是非常適合小股步兵打埋伏。

只是李傑的小股太小了。他不由有些遺憾,哪怕他有300名訓練有素的火槍手,也許會讓戚家山名聲大噪。可惜他只有30人。

部署好戚家山的防務之後,李傑又讓排長黃傑夫去貼身保護負責金雞山防務的清軍總兵謝朝恩的安全。

按照歷史記載,謝總兵在陰軍第一輪炮擊中就被陰軍炮火震落水中淹死了,導致了整個金雞山防線的迅速崩潰。

他不得不防。

10月10日早上,大批陰國軍艦突然湧入大峽江,猛烈炮轟金雞山清軍陣地。

清軍總兵謝朝恩指揮山上五十門大炮奮起還擊,炮彈如雨。正如李傑預料的那樣,清軍大炮射出的炮彈幾乎都落在水裡,無濟於事,陰國軍艦毫髮無傷。

待清軍大炮都充分暴露位置後,陰國軍艦進一步靠近金雞山,開始了更為猛烈的炮擊。陰軍艦炮射速快,射程遠,口徑大,還有測位儀的輔助,射擊極為精準。

不到一個小時,山上和山下的清軍炮臺盡數被毀,兩千守軍死的死,傷的傷。在炮臺上指揮作戰的主將謝朝恩也被一炮震落水中,剩下的人驚慌失措,紛紛向山下逃命。

陰軍很快派出500步兵從金雞山正面強行登陸。

與此同時,另有1千陰軍步兵乘多艘小船已經從大峽江南面的支流小峽江迂迴到金雞山背後。

“呯呯呯……”

“轟轟轟……”

眼看兩路陰軍就要在金雞山會師,圍殲山上清軍,金雞山背後一個無人注意的小山包上突然槍炮齊發,將迂迴到山後的1千 陰軍打得暈頭轉向,當場死傷80多人。

陰國兵都穿著紅色的軍服,像一隻只大號的龍蝦,因此又稱龍蝦兵,目標顯眼。只可惜李傑手中火槍兵並不多。如果他有300精銳火槍兵,恐怕在第一波伏擊中能幹掉一半的小龍蝦。

這些龍蝦兵訓練有素,在受到襲擊之後,迅速展開更為猛烈的還擊。他們攜帶的山炮可以射出殺傷力更強大的霰彈,比螺絲炮更猛。

李傑不得不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在對方炮彈飛過來之前,扔下笨重的大炮,帶著手下三十來人和清軍炮手,趕緊跑到另一處小山頭繼續放冷槍。

與此同時,排長黃傑夫也冒著陰軍的密集炮火,搶在陰軍步兵正面登陸之前,將謝朝恩從水中給撈了出來,背到金雞山上。

山上還有1千來個清軍,看主將回來了,也慢慢有了主心骨,開始手持各種武器進行還擊,打死打傷100多陰軍,將正面入侵的陰軍又給攆了回去。

一個小時後,江面上的陰艦對金雞山炮臺發動第二波炮擊。好在謝朝恩在黃傑夫的勸說下,及時將人馬從山後撤了下來,剛好遇到正在圍攻李傑的陰軍,雙方又是一番激戰。

謝朝恩帶來的清軍很是勇敢,手持大刀、長矛、鳥槍、弓箭,數次發動正面衝鋒,戰死五百多人,仍然死戰不退。

龍蝦兵紅色軍服很顯眼,李傑帶來的30人趁機不停地放冷槍,打得又準又狠,不時敲掉一頭龍蝦。

迂迴的陰軍雖然裝備精良,但大部分仍然是燧發前膛槍,只有一個連隊剛剛裝備了從國內運過來的布倫威克式擊發槍,所以對清軍的火力優勢並不是太明顯。

再加上陰軍背後還有一支不大不小的力量在牽制,也不能完全集中精力對付眼前的清軍,以致於雙方打得都很艱苦。

戰鬥到下午的時候,陰軍又累又餓,只好扔下300多具龍蝦屍體,倉皇撤退。

清軍終於獲得了一場慘勝。

這比剛剛結束的定海之戰5千多清軍將士全軍覆沒的結果要好得多,比歷史上真正的金雞山之戰清軍全軍覆沒也要好得多。

戰後,謝朝恩和黃傑夫帶領剩餘人馬親自找到李傑致謝。

“謝某感謝李義士冒死相救。”

“都是炎黃子孫,謝就不必了。謝將軍還是隨我到過江尋機殲敵吧。我們以消滅陰軍有生力量為目標,不要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