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型別的水晶用來批次製作捕捉器具,原材料到位後大大加速了科研人員對這種神秘昆蟲的認識過程。
位於巨型星際航母內部的一個獨立實驗室內正聚集了十幾位最頂尖的專家進行反覆測試。
“第572次針對奈米昆蟲在負三度環境下反應狀況的研究…”
“第834項關於…影響因子變化下……”
所有相關資料實時更新,並傳輸給超級計算中心處理,短短几分鐘內即可給出最新結論。
“怕冷不怕熱的特性表明,高溫可以在極短時間內消滅掉這種昆蟲,另外還可以消耗大量金屬並持續增殖自身……”
接二連三的研究成果出爐,到了第四天的時候,對於奈米昆蟲的整體面貌已經有了比較清楚的瞭解。
“看樣子無論什麼樣的生物形式,總歸逃不過基本的能量守恆規律。”
謝敘感嘆道。
原因很明顯,只要有生命存在就要消耗能量,絕對不存在無需能源支撐就可以自行運作的東西。
因此即使是這些微小的金屬生物也不例外。
“這些奈米小蟲體內的溫度非常低,似乎是為了讓金屬原子保持穩定,而在格利澤星球的大氣溫度和地球上相差不大!”
看起來是想到一個重要線索,謝敘對這種奈米小蟲的弱點有了新的想法。
之前尋找奈米小蟲弱點的辦法大多是從它們的外部結構下手,考慮如何用武器直接摧毀它們,根本沒有考慮到破壞內部金屬原子這個途徑。
畢竟要想破壞金屬原子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要求的條件也特別高,實現起來代價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