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半晌講不出話來:“諸愛卿,現在這...如何是好。”
聲音夾雜著一絲哭腔。
大臣楊傅站了出來:“陛下,為今之計,只有據守函谷關。”
“速速調兵遣將,駐守函授關!”
皇帝聽聞楊傅所言,眼中閃過一絲希冀,忙不迭地點頭道:“楊愛卿所言極是,函谷關乃我大周險要之地,只要守住那裡,或許還有轉圜之機。”
“調兵五萬,駐守函谷關!”
楊傅嘆道:“陛下,朝廷之中,哪裡還有五萬大軍啊。”
“這..那還有多少兵馬!”
“不過兩萬餘。”
“而且還是洛陽守軍...”
皇帝聽了,更是一陣萎靡,久久不敢置信。
“愛卿,這該如何是好。”
“陛下,速速派這兩萬大軍出兵函谷關,隨後在司州地域大肆招兵,以擴軍備。”
皇帝定了定神,說道:“就依楊愛卿所言,即刻發兵函谷關。”
“誰可為將?”
沒人應答。
良久,楊傅嘆了氣:“微臣願往。”
他只不過一文臣爾。
兩萬大軍匆匆集結,向著函谷關進發。
司州地域的招兵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可前來應徵的多是些老弱病殘,良家子甚少。
負責招兵的將領連連搖頭:“如此兵員,如何能戰?”
此時董灼所部在稍作休整後,繼續朝著洛陽方向逼近。
一路上,所過郡縣望風而降,董灼的勢力愈發膨脹。
麾下兵馬雖經過一陣廝殺,但對沿途兵馬的收編,麾下還是二十萬鐵騎之眾。
函谷關前,董灼的先鋒部隊已經抵達。
守關將領望著關外黑壓壓的敵軍,心中忐忑不安。
“報!敵軍開始攻城了!”士兵的呼喊聲響徹關隘。
守關將領親自登上城樓,指揮作戰。
“放箭!”
“投石!”
“頂住,他們是騎兵,攻城沒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