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白所部後退,此場衝殺,雖威風凜凜,然虎豹衛三萬之眾,傷亡甚重。
損兵五千餘……
訊息傳至沈今安處。
沈今安未多言,只催促部隊速行。
公孫澤於此,也在營帳中商議。
“主公,撤吧,歸薊縣!”
“主公,若再不撤,吾等之根基恐將不保!”
“宇文霸進兵廣陽、右北平,王斐進兵豚郡、上谷,吾等在幽州之根基幾近盡失,主公!”
公孫澤聞下屬之言,心煩意亂。
究竟該如何抉擇,著實難以捨棄這即將攻克的樂浪。
“主公,現今已非奪取樂浪郡之事,而是如何避免為沈今安所敗,進而侵吞我幽州啊。”
“主公,莫要在此僵持,區區劉和,再放他一次又何妨!”
“屆時我們再捲土重來。”
公孫澤依然不為所動。
“劉和所部已然斷糧多日,毫無戰力可言,僅需留下一萬兵馬,圍困平壤即可。”
“至於你們所言,我幽州之根本會被他們奪取..”
“那又怎樣!”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我等集結八萬兵馬,何處不可往。”
公孫澤一番話語,使得營帳內陷入片刻沉寂,眾將相視無言,雖心有憂慮,但見主公心意已決,亦不再多言。
而此時,沈今安率領的部隊馬不停蹄地行進著,他斷定公孫澤不會輕易放棄樂浪。
他一邊加速前進,一邊派出多股斥候,密切探聽公孫澤大軍的動向。
在公孫澤這邊,他開始重新部署兵力。
命一員得力將領率一萬精兵留下,負責對平壤的圍困,嚴令不得有絲毫懈怠,務必防止劉和部突圍。
而自己則親率其餘七萬大軍,在樂浪附近選擇一處利於防守的地形駐紮下來,等待沈今安的到來。
他堅信,即便失去部分幽州土地,只要能在這一戰,擊敗沈今安,日後必能奪回一切。
沈今安所率之部徐徐進逼樂浪。
得其公孫澤駐軍佈陣之訊後,陳煜提出兵分二路。
“一路佯作正面對公孫澤主力強攻,以引其關注,另一路則繞道奇襲圍困平壤之敵,先解劉和之困,再與劉和部合力反攻公孫澤。”
沈今安考慮許久:“以我們如今的實力,還需要聯合劉和嗎,許勤,文仇,那些冀州的叛徒,都還在劉和部曲之中啊。”
沈今安否定了這個謀略。
打算以堂堂正正之師,正面擊敗公孫澤,再破劉和,繼而一統幽州。
王斐,宇文霸捷報頻傳,進展一日千里。
四郡之中,根本沒有絲毫抵抗之力,所過之處,望風而降。
這無疑是公孫澤,錯誤的判斷了,他沒有最快速度的擊敗沈今安。
其餘兩路冀州軍勢不可擋,等真的形成合圍之勢,匯聚二十三萬大軍對陣公孫澤,他就可以自刎了。
沈今安率羽林衛,振武衛,虎賁衛,龍驤衛等八萬將士終於要和沈白匯合了。
在焦急的等待中,探子來報:“將軍,主公率領的八萬大軍即將抵達!”
沈白大喜:“太好了,準備迎接主公!”
不多時,沈今安的大軍浩浩蕩蕩而來,沈白趕忙上前迎接。
“主公,末將未能取勝,還請主公責罰。”沈白單膝跪地說道。
沈今安下馬扶起沈白:“勝敗乃兵家常事,此番我們合兵一處,定能破敵!”
一時間,士氣大振!
沈今安,下令就地紮營。
軍營連綿數里。
軍營大帳內,召諸將議事。
沈今安:“公孫澤陳兵七萬於此,誰有破敵之法,速速講來。”
振武衛兵馬使汪煜,率先說道:“主公,末將以為,可趁夜派出一隊精兵偷襲敵營,擾其軍心,而後大軍再正面強攻,必能取勝。”
陳煜微微搖頭,說道:“此計雖可行,但公孫澤久經沙場,想必有所防備,恐難奏效。”
虎賁衛營將趙猛站起身來大聲道:“公孫澤頑固不化,我軍當以雷霆之勢直接衝殺過去,定能一舉破敵!”
羽林衛兵馬使王艾,沉思片刻,說道:“偷襲恐難成功,可先以弓弩手壓制敵軍,再以騎兵衝鋒,步兵隨後掩殺,以此破敵。”
龍驤衛兵馬使羅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