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九月起,董灼便兵進洛陽。
朝廷號召天下各州州牧勤王,響應者卻寥寥無幾。
只有處於中原腹地的豫州、兗州、徐州三州,深知唇亡齒寒之理,毅然決定起兵。
他們深深忌憚,如果讓董灼拿下司州後,麾下勢力跟他們接壤,後期衝突極大。
遂組成三路聯軍,三州各出兵十萬,合三十萬大軍,舉兵東進,響應朝廷詔令,以遏制董灼勢力擴張。
大周皇帝,姬存協。
心驚膽戰,洛水戰敗,函谷關告破,楊傅戰死,如今心中希望全然寄託於三路聯軍,何時趕到。
朝廷這些日子也緊急在司州招募大量新軍,有五萬之眾。
姬存協一聲令下,全部佈於洛陽城防之中。
“賀老將軍,洛陽全靠你了。”
姬存協滿臉希冀,雙眼直勾勾地盯著賀老將軍。
“賀老將軍,朕如今已是走投無路,這洛陽城中的萬千子民,朕的萬里江山,全都繫於將軍一身了。賀老將軍,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切切不可讓朕失望啊。”
說罷,眼眶泛紅,幾欲落淚,身子也不由自主地前傾。
賀奎,歷經三朝,大周朝廷最後的名將。
賀奎老淚縱橫,渾濁的淚水在眼眶中打轉,順著他那飽經風霜的臉頰緩緩滑落。
他望著眼前年輕卻盡顯憔悴的皇帝,心中五味雜陳。
他緩緩屈膝跪地,雙手抱拳:“陛下,老臣蒙受隆恩五十載,自當肝腦塗地,必與洛陽共存亡。老臣這把老骨頭,即便拼盡最後一絲力氣,也要讓董灼之輩知道,我大周的脊樑,還未曾彎折!”
姬存協聞言,他親自上前扶起賀奎,動容道:“老將軍之忠義,朕心甚慰。”
賀奎起身,整了整盔甲,轉身望向洛陽城樓的方向,他深知此戰之艱難,董灼兵強馬壯,一路勢如破竹。
現在雖然有三十萬聯軍勤王,但遠水難解近渴,眼前這五萬新軍,大多又是未經戰陣的新兵,要想抵擋董灼,只能憑藉洛陽城堅固的城防..
“陛下,老臣即刻便去整軍備戰,洛陽城高池深,只要我等堅守不出,待三路聯軍一到,董灼必敗。”賀奎說道。
姬存協點頭:“一切皆依老將軍安排,所需物資糧草,朕會命人全力籌備。”
賀奎辭了皇帝,大步邁向軍營。
賀奎來到軍營,望著眼前參差不齊的新軍隊伍,心中暗暗嘆息。但他很快振作起來,開始挑選精壯之士,組織他們日夜操練,又安排工匠加緊修繕城防器械,準備滾木礌石、強弓硬弩。
三日後,涼州先鋒大將徐蒙,率軍五萬,兵圍洛陽。
徐蒙勒馬於洛陽城下。
身後五萬鐵騎如洶湧的黑色浪潮,無邊無際地蔓延開來,甲冑碰撞發出的聲響徹四野,戰旗在風中烈烈作響。
他望著城頭嚴陣以待的守軍,高聲喝道:“城上的大周軍聽著,朝中奸邪之徒,矇蔽聖聽,擾亂朝綱,我主董州牧起兵只為匡扶社稷,撥亂反正!”
“速速開啟城門,不要被奸邪之徒所矇蔽!”
賀奎在城頭聽著徐蒙的高喊,怒目圓睜,額上青筋暴起,他向前一步,手扶城牆垛口,大聲回道:
“賊子何人!休得在此胡言亂語!董灼狼子野心,舉兵叛亂,禍亂天下,實乃不忠不義之徒。我大周傳承數百年,豈容他等肆意踐踏!”
賀奎聲如洪鐘,繼續道:“我等將士,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自當守衛洛陽,擁護陛下。你若執迷不悟,妄圖攻城,我大周將士必與你血戰到底!”
言罷,他彎弓搭箭,嗖的一聲,利箭向著徐蒙呼嘯而去。徐蒙側身一躲,那箭擦著他的盔纓飛過,驚出他一身冷汗。
“哼!老匹夫,休要張狂!”徐蒙惱羞成怒,立刻下令攻城。西涼軍如蟻群般湧向城牆,一時間,喊殺聲震耳欲聾。
賀奎指揮若定,新軍們雖心中恐懼,但見老將軍鎮定自若,也鼓起了勇氣。
當西涼軍接近城牆時,城上頓時箭如雨下,不少敵軍中箭倒地。但西涼軍攻勢不減,他們扛著雲梯,前赴後繼。
賀奎見狀,親自抱起一塊巨石,大喝一聲,奮力擲下,巨石砸落,數名敵軍被砸得血肉模糊。
在他的帶動下,守軍們紛紛將滾木礌石推下城牆,砸向攻城之敵。
然而,西涼軍中有不少悍勇之士,他們不顧傷亡,終於有幾架雲梯搭到了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