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 樂浪郡 平壤城
劉和立於城牆之上,凝視著四周公孫澤營帳中的旗幟,沉默不語。
許勤在旁言道:“主公,公孫澤必然已撤軍,其定要與沈今全力一戰。公孫澤本身兵力便處劣勢,豈會輕率行事,平壤城外駐軍早已撤去。”
劉和沉默許久。
緩緩開口道:“你可曾聽聞兵不厭詐。”
“這四周營帳看似靜謐無聲,你又怎知,公孫澤是否在其中設下伏兵。”
許勤愕然,沒想到劉和會這樣說。
“主公,公孫澤已然自顧不暇,現今我等被困平壤,與外界斷絕聯絡,實不知當下狀況。”
“主公,屬下提議即刻派兵衝陣,擊破此四周營帳。”
劉和聽了,面露不虞。
“倘若伏兵在側,我軍若遭慘敗,將如何是好。”
許勤:“主公,如今糧草匱乏,數日之後糧草必盡,早衝晚衝皆須衝陣,不如趁早突圍!”
劉和眉頭緊蹙,厲聲道:“休要再言!輕率衝陣,若中埋伏,我軍恐將萬劫不復!”
許勤焦急萬分,跺腳道:“主公,若再遲疑不決,待至糧草耗盡,屆時更是絕境啊!”
劉和眉頭緊皺,內心糾結不已。
他深知許勤所言不虛,城中糧草即將見底,若不盡快突圍,唯有死路一條。
但公孫澤的狡詐又讓他心有餘悸,生怕這看似平靜的營帳背後藏著無數伏兵。
“再等一日,派人仔細探查一番,若無異樣,明日再行突圍之計。”劉和最終下定決心。
許勤雖心中焦急,但見主公已做決定,也只能無奈點頭。
心中不禁想到:“這劉和實在不是明主,何其愚鈍!”
城外,公孫澤的營帳中其實早已空無一人。公孫澤重傷落水後,被親信拼死救起,前往一處隱蔽之地養傷。
而他的其餘兵馬,或四散逃亡,或被沈今安收編。
現在沈今安也是磨刀霍霍向平壤。收編了大量的俘虜,前前後後三萬眾。軍中很多將領都不理解,害怕發生譁變。
沈今安直言,攻城的時候,讓這些降軍,頂在最前面..
..........
第二天,天色微明。
沈今安十萬大軍已將平壤城圍得水洩不通。七萬昭武軍,和三萬降軍。
麾下將領向劉和匆匆來報:“主公,大事不好,沈今安大軍已將平壤包圍起來了!”
劉和大驚失色,癱坐在椅子上,喃喃道:“難道天要亡我?”
“那公孫澤的營帳真的沒有伏兵..”
許勤在一旁,接著說道:“主公,公孫澤恐怕也已經兵敗於沈今安了。”
劉和:“什麼!連公孫澤都敗了!那我還如何是好。”
陳繼斧也面色陰沉:“沈今安..我要為長公子報仇!”
他們還是沒有找到證據來證明是沈今安..
但是他們後續斷斷續續聽聞,李員彭等人無緣無故病逝了,軍中將領又全被清洗了一遍..
他們知道,這一定是沈今安動的手,這就足夠了。
李成也一臉陰冷:“長公子的仇,我姐姐的仇..”
程式、文仇也位列此處。
文仇心中也不是滋味,原先他是堂堂冀州玄武軍兵馬使,獨掌一軍,如今卻落到如此地步。
劉和強自鎮定下來,說道:“諸位,如今局勢危急,我們當如何應對這沈今安的大軍?”
陳繼斧咬牙切齒道:“主公,末將願率麾下部曲出城迎敵!”
許勤連忙勸道:“繼斧,不可莽撞,沈今安率兵十萬,且士氣正盛,此時出城迎戰,無異於以卵擊石。”
李成道:“那難道我們就在這城中坐以待斃?”
程式:“終究到這一天了。”
他們原先都是出自冀州軍,當初沈北陽,就是上一任冀州牧,死的蹊蹺,他們隨即想起兵討個說法,沒想到還沒正式起兵,當即就被鎮壓,隨後就潰退至幽州,投奔了劉和。
文仇沉思片刻,道:“不如我們佯裝投降,趁其不備,殺他個措手不及。”
眾人聽了,先是一陣沉默,隨後緩緩點頭表示贊同。
劉和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好,就依此計行事!”
許勤皺著眉頭,擔憂地說道:“雖說此計可行,但沈今安生性多疑,恐難以輕易騙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