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章 鄴城議事

景和二年七月

冀州 鄴城 冀州牧府

“司州真是夠亂的了。”

沈今安低語。

朝廷還是東遷了。

在這裡,大臣齊聚,都是沈今安麾下的重臣。

郭瑾開口說道:“司州這仗打了快一年了,這賀奎真是死得如此令人唏噓。”

陳煜接著說道:“都不用多想,就是曹孟做的這事,吞併了五萬新軍,朝廷也被掌握在他的手中。”

沈今安點頭:“勤王軍與涼州軍對峙了快一年,本州牧原以為會以董灼退回函谷關而告終。”

“沒想到,朝廷與勤王諸侯矛盾日益漸深。到最後不可挽回的地步。”

郭瑾:“曹孟入主朝廷,勤王軍四分五裂,李陽、陶然生怕自己也被吞併,連夜趕回了關東。”

“沒曾想到,董灼又發兵十萬...”

陳煜:“是啊,隨即董灼便一舉攻破了洛陽,佔據了整個司州。”

“曹孟暫避鋒芒,打出迎天子東歸的名號,遷都陳留。”

“麾下大軍對峙在虎牢關一側。”

沈今安搖頭:“有虎牢關在此,董灼鐵騎寸步難進。”

陳煜笑道:“中原四戰之地!曹孟這次雖然吞併了原來的司州軍,但現在面臨的敵人可不少啊!”

“涼州牧董灼,徐州牧陶然,豫州牧李陽,還毗鄰青州。”

“青州牧朱翁,還有那些青州起義軍,可不是好相與之輩。”

他們都不太看好曹孟。

沈今安目光深邃,輕輕搖頭。

“我總感覺他能成事。”

眾人聽聞沈今安此言,不禁面面相覷。

....

沈今安擺手:“好了不議此事。”

“本州牧想替朝廷分憂,諸位看看,我軍該兵發何處。”

諸臣聽聞此言,皆是大笑。

“是該替朝廷分憂!”

“對對,如今各州戰事紛紛,我軍該助他們一臂之力,派兵前往。”

沈今安之意,他們都心知肚明,冠冕堂皇爾。

郭瑾率先開口道:“主公,青州可圖。”

陳煜輕輕點頭:“如今青州起義軍鬧得正凶,朱翁焦頭爛額,無力他顧。”

“咱們打著平叛旗號進軍,既能收攬青州民心,又能順勢擴充地盤,不費太多周折。”

沈今安手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思忖:“青州這盤棋,看著容易,落子卻難。”

“雖說朱翁應付起義軍分身乏術,可一旦我軍介入,周邊各州會作何反應?”

“那徐州的陶然、豫州的李陽,難保不會趁機渾水摸魚,背後給咱們來上一刀。”

郭瑾上前一步,開口說道:“主公顧慮極是,但機不可失。咱們動作夠快的話,在旁人還沒反應過來,就已拿下青州數座關鍵城池,站穩腳跟。”

“屆時,就算他人有心插手,也得掂量掂量。再者,我軍可先與朱翁修書一封,表明是助他平叛,而非奪他地盤,穩住他一時也好。”

陳煜也附和道:“郭閣老所言有理,青州地勢平坦開闊,商貿興旺,一旦歸入我軍治下,人口、錢糧都會大量湧入。”

“有了這份家底,往後不管是應對關東諸侯,還是抗衡涼州董灼,咱們都更有底氣。”

沈今安踱步沉思,片刻後說道:“修書一事可行,但不能全指望朱翁輕信。”

“林冰,你速去挑選一批精明能幹的斥候,潛入青州,把起義軍的兵力分佈、營地位置,還有朱翁的佈防詳情,都給我摸得一清二楚。”

“諾!”林冰領命。

沈今安又看向郭瑾:“郭瑾,軍備籌備不能鬆懈。多囤積些糧草、箭矢,這一趟去青州,要麼不做,要做就得雷霆萬鈞,一舉功成!”

郭瑾:“主公放心。”

“只是,此番出兵,需一員得力大將統軍,不知主公心中可有合適人選?”

沈今安聽後,又想親征。

“本州牧親自領軍如何。”

群臣一聽沈今安要親征,頓時紛紛出言勸阻。

郭瑾急跨一步,苦勸道:“主公,萬萬不可啊!您才新婚不久,正是與夫人琴瑟和鳴之時,此刻奔赴沙場,實在不妥。”

陳煜也趕忙拱手:“郭閣老所言極是,夫人還盼著主公能多相伴些時日呢。”

“青州之戰,有內閣精心籌備,又有武閣眾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