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霸、江雀整頓兵馬六萬。
三萬先登衛、三萬朱雀衛。
李黑虎時任先登衛兵馬副使,也隨軍參戰。
六萬大軍在城外整裝待發。
宇文霸身披玄甲,胯騎烏騅駿馬。
他緩緩拔劍,高高舉起,寒芒在日光下一閃,厲聲喝道:“眾將士,青州之亂,禍及蒼生,吾等奉主公之命,此去平叛,必當竭盡所能,揚我軍威!”
“願聽將軍號令!”
六萬甲士齊聲怒吼,聲震九霄。他們皆著黑甲,手持利刃長槍。
李黑虎站在先登衛前列,滿臉橫肉,此時也跟著振臂高呼,鼓舞士氣。
江雀輕夾馬腹,行至宇文霸身旁,低聲道:“將軍,大軍已準備妥當,糧草輜重也一應俱全,此刻出發,正當時機。”
宇文霸頷首,猛地揮劍前指:“出發!”
....
青州下轄七郡。
濟南郡、平原郡、樂安郡、北海郡、 東萊郡、齊郡、高密郡。
青州牧朱翁佔據其中濟南、樂安、東萊、齊郡、高密郡,五郡之地。
因為青州亂軍頗重,連年征戰,所以青州徵召了大量兵馬,朱翁擁兵十五萬。
但哪怕如此之多兵馬,還是壓制不住起義軍。
青州起義軍,因頭裹黃巾作為標誌,從而號稱黃巾軍。
黃巾軍之主,張蛟,對外傳言其乃蛟龍轉世,順應天時,周庭當亡。
如今黃巾軍近乎裹挾七十萬之眾。
席捲整個青州,攻佔了北海郡、平原郡。
朱翁十五萬大軍對峙七十萬黃巾軍。
....
沈今安看到情報後,尋思良久不得其解:“怎麼會有七十萬大軍呢!”
“這黃巾反賊怎麼會坐擁如此大軍!”
這大大出乎了沈今安的意料,身旁眾臣也是面面相覷。
內閣次輔陳煜拱手出列,說道:“主公,這黃巾軍人數虛實,尚待核查。那七十萬之眾,恐有老弱婦孺充數,真正能戰之士,想必遠不及此數。”
沈今安微微頷首,覺得這話有理。
可神色依舊凝重:“即便如此,能裹挾這麼多人,這張蛟也絕非泛泛之輩。朱翁擁兵十五萬,還丟了兩郡,可見黃巾軍勢頭之猛。”
內閣首輔郭瑾也上前一步,說道:“主公,臣以為,黃巾軍勢頭雖猛,可成分雜亂,不過是烏合之眾。”
“張蛟打著‘周庭當亡’的旗號,蠱惑了不少窮苦百姓,人多卻未必齊心。朱翁久戰無功,恐怕是戰術失當,未能直擊要害。”
沈今安點頭。
“宇文霸他們到哪了。”
沈今安話音剛落,負責軍報的傳令官出列,拱手道:
“主公,宇文將軍已率大軍自鄴城出發,途經渤海郡,直取青州平原。”
“按行程推算,如今應該在兩州交界地帶了。”
沈今安微微眯眼:“嗯,跟朱翁那邊互聯絡了嗎?”
陳煜聽了這話,回道:“跟朱翁那邊聯絡了,藉著平叛的名義,前去援助。”
“他那邊情況不容樂觀,對於我們出兵,反而倒是鬆了口氣。”
沈今安:“朱翁沙場老將,竟被黃巾軍逼到這般田地。”
“黃巾軍不容小覷啊。”
陳煜:“主公,朱翁描述這黃巾軍起初不過是些零散匪寇,打著劫富濟貧的幌子招攬流民。”
“可誰曾想那張蛟不知從哪學來些蠱惑人心的手段,宣揚周庭腐朽、天命更迭,又縫天災不斷,引得無數走投無路的百姓蜂擁追隨。”
“那七十萬之眾裡,雖說青壯不少,但裹挾其中的老弱孩童也確實眾多。”
郭瑾插話:“主公,臣還是那句話,人多卻未必能成大勢。”
“黃巾軍雜亂無章,缺的是紀律,只要找準要害,一擊即潰並非難事。”
沈今安微微搖頭:“郭瑾,不可輕敵。”
“朱翁十五萬精銳都節節敗退,不可小看天下英雄啊。”
此時,青州與冀州州交界之處。
就是平原郡與渤海郡交界地帶。
宇文霸的大軍浩浩蕩蕩。
他騎在烏騅馬上,望著遠方連綿的山脈,對身旁的江雀說道:
“江雀,快入青州了。”
“前面就是平原郡了,是黃巾軍的大後方。”
江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