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之後。
沈今安再一次召集諸將,準備對北海的張蛟發起最後的攻勢。
其實沈今安來了之後,宇文霸內心是鬆了一口氣的。
先登軍,朱雀衛,振武衛,虎豹騎第一衛,都是沈今安的嫡系兵馬。
這麼多兵馬都交在他手上。這仗要是沒打好,他壓力還是很大的。
在場猛將如雲。
武閣輔臣,先登軍兵馬總使兼先登軍第一衛兵馬使宇文霸。
武閣輔臣,朱雀衛兵馬使江雀。
武閣輔臣,振武衛兵馬使汪煜。
武閣輔臣,虎賁衛兵馬使李御。
虎豹騎第一衛兵馬使宏森。
虎賁衛兵馬副使柳擎。
先登軍第三衛兵馬副使陳興。
先登軍第四衛兵馬副使劉猛。
朱雀衛兵馬副使趙勇,趙勇連戰連捷,立下赫赫戰功,剛被沈今安提拔為兵馬使副職。
虎賁衛參將正職,趙猛。
以及內閣輔臣李政,降將黃巢。
目前,六萬先登軍,四萬朱雀衛,三萬振武衛,三萬虎豹騎第一衛,一萬虎賁衛。
攏共十七萬大軍匯聚在這齊郡。
還有六萬青州降軍,也安排了大量原先虎賁衛的將官進去任職。
沒錯就是虎賁衛。
沈今安的親軍。
所以有傳言說在虎賁衛任職升官最快。
澄清一下,這根本不是傳言。
沈今安就是喜歡用自己虎賁衛的將官。
這一次調動,這些將官普遍又升了一到兩級,仗沒怎麼打,位置空了,就調上去了。
沈今安端坐在主位上,目光緩緩掃過眾人,抬手輕輕撫了撫案上的兵書。
開口道:“今日,我要宣佈一項重要任命。”
眾人屏氣斂息,目光齊聚在他身上。
“李政。”
“上前一步。”
李政一襲長袍,神色平靜,穩步走上前,行禮:“主公。”
沈今安站起身,上下打量他一眼,目光滿是期許:“六萬青州降軍單獨成立一軍,名青州軍。”
話還沒說完,眾人聽到這,皆是大感震驚。這是什麼意思,要讓李政執掌青州軍嗎。
諸將面面相覷。
沈今安繼續說道:“命李政為青州軍兵馬使一職,執掌青州軍六萬兵馬。”
李政深吸一口氣,單膝跪地:“主公如此信任,李政定當鞠躬盡瘁,不負重託。”
先前,沈今安就有過溝通與李政。
不是兵馬總使,而是兵馬使。
畢竟現在整個昭武軍體系裡,也只有沈白、王斐、宇文霸位列兵馬總使。
沈今安有意要提拔李政。等青州拿下來之後,就讓李政坐鎮在此。
諸將一陣不敢置信...
怎麼安排一介書生,一個文臣擔任青州軍兵馬使一職。
宇文霸率先打破沉默:“主公,李政大人素有才名,在理政上也多有建樹。”
“可這領兵打仗,講究真刀真槍、戰場廝殺,與治理政務大相徑庭。”
“青州軍雖為降軍,但也有六萬之眾,責任重大,驟然將如此重任交付於他,末將實在擔心...”
宇文霸滿臉疑惑。
江雀緊接著開口:“戰場局勢瞬息萬變,稍有不慎便是兵敗如山倒。”
“李政大人毫無統兵經驗,還望主公三思!”
汪煜也是開口說道:“主公,不是末將質疑李政大人的能力,只是這軍權非同小可,關乎生死存亡,實在不宜貿然行事。”
一時間,府內議論紛紛,諸將的質疑聲此起彼伏。
李政站在府中央,神色依舊平靜,微微抬頭,迎著眾人的目光,不卑不亢。
沈今安抬手示意眾人安靜,待府內恢復平靜後,他緩緩開口:“諸位的擔憂,本州牧都明白。”
“本州牧問你們,何為用兵之道?”
他眼神掃過眾人:“用兵之道,在於謀略,在於人心,而非僅僅是武力。”
“李政雖未上過戰場,可他熟讀兵法,胸有韜略,對局勢的分析鞭辟入裡。”
隨後聲音陡然提高。
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本州牧心意已決,李政擔任青州軍兵馬使一事,就這麼定了!”
一時間,府內鴉雀無聲,眾人皆被他這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