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章 永明

另外一回事。

再說白丁只在特定時期招募,招來一般也只負責作戰。像黑漢、丁九這樣駐守營壘,辛苦巡邏的,一般都是兵家子。

所以王揚這個挽尊並不高明。

丁九當時臉就紅了,眉宇間隱現忿忿之色。

黑漢則苦笑道:“公子說的是,我們哪有福氣做白丁。”

王揚見氣氛不對,雖不明具體原因,但也猜到是自己失言。如果他能選擇,那他情願閉口不言,可為了套出朝代資訊,也只能尬聊下去。

“嗯,那你們識字嗎?”王揚像是閒聊一般問道。

丁九臉上一抖,怒氣更現,他覺得這個紈絝少爺在消遣他們!

就是一般民戶識字的都沒多少,更何況他們兵戶家!

當下粗聲道:“不識!”

王揚聽出丁九不悅,只作不知。

黑漢仍舊沒有生氣,討好笑道:“識得幾個。”

王揚見黑漢接話,心中一喜,做稀奇狀道:“你叫什麼名字?竟識得字,倒是難得。”

“公子見笑了,小人叫黑漢,為了教自家丫頭,自己胡亂學了一些,總共也不認識幾個字。”

王揚打量了一番黑漢,心道黑漢黑漢,還真是名如其人:“黑漢,那我考考你,我們的年號做何解啊?”

閒談至此,王揚終於聊到了重點:問年號。

黑漢表情有些窘迫:“這年號都是京城裡的大人們定的,這小人哪裡懂啊!”

王揚道:“沒事,你但說無妨。”

黑漢想了一會兒,鼓起勇氣說:“意思是永遠......永遠明亮?”

永遠明亮?

永遠明亮......

王揚反覆琢磨著這四個字,心中陡然一驚!

我靠!

難不成是永明?!

黑漢見王揚神色不對,馬上道:“小人是亂說的,還請公子指教!”

王揚鎮定心神,問道:“你先說說年號是什麼?”

“永......明?”黑漢連年號都說得有些不自信了。

還真特麼是永明!

這是五朝之中,他最不熟悉的南齊的年號!

為什麼他最不熟悉南齊?

因為南齊在東晉南朝中歷史最短,政局最亂!

更要命的是他根本不知道是怎麼個亂法!

他只記得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用很不屑的語氣評價齊朝,說它:“人物歷運,於南朝為最下。”

所謂“歷運”便是指國祚國運。錢穆即斥其為“最下”,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別說如何“最下”他是一片茫然,就連皇帝有誰,有幾任,大臣有哪些,發生了什麼大事,他都一概不知!

他只知道南齊存在時間很短就被梁朝所取代。而他之所以聽說過“永明”這個年號,則純粹是因為古代文學史中有個所謂的“永明體”,開了後世律絕詩,也就是所謂“近體詩”的先河。

可知道這個有什麼用啊?!

王揚寧願用這個雞肋的知識換一個“南齊皇帝世系表”什麼的,最起碼知道南齊亡國的具體年限也好啊!

————————————

注:1魏晉南北朝時士兵社會地位極低,以致於用“兵”、“卒”稱呼人近乎罵人。《三國演義》裡關羽聽說黃忠被封五虎上將怒道:“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這件事是根據《三國志》中改編的,原文是:“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無論“老兵”、“老卒”,羞辱的最要點其實不在老字,而在“兵”、“卒”上。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張飛身上,不過張飛變成被羞辱的人:劉巴不屑和張飛說話,諸葛亮勸他,他反駁道:“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這裡“兵子”也是貶稱。《世說新語》中士大夫鄙視桓溫,說了個“兵”字,也是同樣的意思。(《世說新語·方正》:“惡見文度已復痴,畏桓溫面!兵!那可嫁女與之!”)關於兵戶卑賤化的問題後面還有體現。詳後。

2用大人稱呼官吏的習慣起源甚晚,當時除了一些特定身份關係才能用的稱謂比如“明府”、“使君”、“府君”等,還直接稱呼官職,但有些官職對於現代讀者來說不常見,比如後文會出現一個姓柳的貴公子,官任“巴東王友”,品級不低。對於不少讀者來說,稱“柳王友”就不如稱“柳大人”感覺來得準確,為了便於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