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章 算身家

院牆,只在正南街門那側,有兩間臨街不加隔斷的大通房,可做門房之用,類似於四合院的倒座房。一般給下人居住。所以裡面的床也是通鋪。

院中有馬廄車棚,還有一棵大槐樹。

正北院牆處有空門,連線後院。

後院正北是主廳,外加兩個打通的寬敞主屋,可作書房、臥室;東西兩個廂房;東北角房設灶廚,西南角房為廁所。

王揚睡主屋,阿五算書童,陳青珊是護衛,跟王揚住內院都說得過去。至於黑漢就只能住外院的大通鋪了。

因為是“假兩進兩出”,再上宅齡不新,所以價格不高,並且有講價的餘地,談來談去,最後講定十五萬,不過成交條件是王揚必須把百分之四的交易稅(當時又名“輸估”)給包了。

所以王揚還要多出四千八。

減去買房的十五萬四千八,王揚手中的現錢便只剩下十萬一千六百錢了。

王揚算完賬揉了揉眼睛,養了會兒神,突然問道:“青珊,如果有人要請你做護衛,佣金要多少錢?”

————————

注:南朝房價幾萬到幾百萬都有,當然,千萬以上的記載也能找到。王揚買的宅子雖然撿了個小漏,但在士大夫裡仍算是中等偏得很下了。士族住的一般的都要四五十萬。比如南齊時梁州刺史崔慶緒的兒子崔慰祖“賣宅四十五萬”(《南齊書·崔慰祖傳》)劉宋時蔡廓為豫章太守,為兄蔡軌起宅,蔡軌“送錢五十萬以補宅直”。(《宋書·蔡興宗傳》)

王揚現在還沒被京城的房價打擊到,更別提還沒買別墅(是的,那時貴族圈很流行別墅莊園),等王揚進京後就知道什麼是“居大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