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官員的出身,其中數量最多的便是琅琊王氏!
從東晉到南陳,士族之政治地位有起有落,但琅琊王氏始終是當之無愧的一流高門。
冒姓琅琊,最為保險。
當然,所謂“保險”也只是相對而言。
若此時正值東晉王敦造反之時,王導帶王氏子弟請罪闕下;又或者是東吳孫氏治下,那冒充琅琊王氏說不定得不償失。
更何況高門士族,都有譜牒戶籍,哪有這麼好冒充的!
再說王揚連身處的具體朝代都不知道,又如何能編造細節?
總而言之,此中風險,實在不小。可王揚為保住菊花不謝,情急之下,也只能硬著頭皮,行險一搏了。
什長呆了一呆,最先憋不住笑出聲來。如果他嘴裡有水,絕對能噴出老遠。
眾軍士也不約而同地哈哈大笑,彷彿王揚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什長笑彎了腰,指著王揚:“你......你他孃的還真敢編!就你這窮樣兒,再過八輩子也投生不到王家哈哈哈哈哈!”
王揚聽了什長的話首先鬆了氣,他最擔心的是這些人根本沒聽說過什麼琅琊王氏。現在眾軍士的反應說明,他的寶押對了!
自己穿越的時代,正是東晉南朝!
可所謂“人靠衣裝馬靠鞍”,王揚穿得實在太破,腰間連腰帶都沒有隻繫了一條麻繩,別說琅琊王氏,就是尋常百姓穿的也比王揚好。如果不能合理地解釋穿著問題,這個戲就沒辦法唱下去。
王揚冷笑一聲:“我窮?我家隨便一棵珊瑚樹就夠買你們所有人的命,你說我窮?”
他很隨意地看了眼自己的衣服,緩緩道:“這身衣服是我為了躲避賊人換的,你們不觀人而觀衣,也難怪有眼無珠了。”說完搖頭嘆息。
“老子沒工夫聽你扯蛋!”什長把臉一板,“老三,丁九,按住他,再扇他兩個嘴巴!”
兩名軍士逼向王揚,王揚站立不動,冷笑道:“你們兩個如果想被夷滅三族,那就來吧。”
老三和丁九見王揚不動如山,言之鑿鑿的樣子,有些遲疑。
什長罵道:“你們傻了!還信他?就算真的是琅琊王氏,也不能滅人全族!這擺明了是刁民冒充!這麼簡單的道理,你們看不出來?”
“哈哈哈哈!”王揚仰天大笑,彷佛什長說了什麼天大的笑話。
而事實上,說笑話的是王揚,什長說的是對的。
王揚不得不承認自己說“滅族”的這個話有點過了。只是當時實在太害怕了,又想立即震懾住軍士,所以才用滅族的話來嚇人。如果有足夠準備的時間,他絕對會把謊話編得更妥帖一些。可當時情況緊急,實在沒辦法細細思量。
現在,他必須把這個謊說圓。
————————————————
注:中古史料中“琅琊”常寫作“琅邪”,《說文解字》言“邪,琅邪郡。從邑牙聲。”邪的發音同琊(ya),為了行文便利,統一寫成“琅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