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2章 夜沉鐵拂

甲騎具裝》從實物角度展現了從戰國到東漢,馬鞍逐漸升高的過程。(《中國古兵與美術考古論集》,實物一直列到唐代)

《太平御覽》引《魏百官名》中有“紫茸題頭高橋鞍一具”,亦可證後漢末使用“高馬鞍”。孫機先生認為,馬鞍一高,上馬就不便,故需要單馬鐙以做輔助,所以馬鐙的出現很可能伴隨高鞍一起的。(《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第五章)

我贊同此觀點。除了孫機先生舉出的武威魏晉墓出土的單馬鐙之外,吳國丁奉墓中出土的騎俑,也有單馬鐙。相信隨著考古的進展,未來會有更多實物出土。尤其考慮到後漢騎兵衝擊戰術已經比較成熟的情況下。

比如外號同樣帶一個“飛”字的呂布,李廣是飛將軍,呂布號飛將,但像呂布這樣“與其健將成廉、魏越等數十騎馳突燕陣,一日或至三四,皆斬首而出。”是不可能在李廣身上出現的。

從“騎射”到“突陣”,反應出的其實是騎兵戰術的革新,而戰術變化的背後則是馬具的改良。呂布此時是一定有高馬鞍的,至於是否有馬鐙,還有待實物證據的發現。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