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章 還請王兄指教

,言百川灌海,言蝸角之國,渺末宇宙,戲薄聖賢,開闔大矣。老子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小心慎微之處,過於莊子。

所以老子所推崇,無過聖人,莊子卻多言神人、真人、至人。

老子曰:‘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然老子所大之聖人在莊子心中為小,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三者之中,聖人最下。

老子書中喜用常字,曰:‘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無遺身殃,是謂習常。’

然莊子喜言天地之大化,故重‘無常’。所以《大宗師篇》中說:‘化則無常也’!

老子說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莊子亦說無為,然莊子之所謂無為者,是行其所不得不行,止其所不得不止。是知其不可奈若何,而安之若命。

所以莊子說‘故君子不得已而臨蒞天下,莫若無為’,這‘不得已’三字是精髓,而老子則孜孜以教人君——”

王揚說到這兒,柳憕立刻打斷道:“《莊子·天地篇》言:‘以道觀言天下之君正,以道觀分而君臣之義明’,莊子分明也教人君!”

王揚理所當然道:“是啊,此是其‘不得已’處。”

謝星涵、顏幼成聞此都忍不住笑出聲來。庾易亦展顏而笑。

柳憕一哽,竟不知出何言以對。

沒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論證縫隙,就這麼被輕飄飄的一句話帶過!

只聽王揚繼續說道:

“老子用心於治世,故而有小國寡民之暢想,莊子於世卻常在趨避,所以說‘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老子言道,玄妙高上,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莊子言道,則說‘道在螻蟻’、‘道在屎溺’。

《天下篇》中說莊子之學‘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又說老子、關尹之學‘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實是說

莊、老側重有別,故其同,雖班班可考;其異,亦不可抹殺!”

王揚頓了一下,清清嗓子,總結道:“所以我說,謝娘子所立莊、老相異論,堅如磐石,牢不可破!”

————————

注:顏幼成、謝星涵、柳憕、王揚四人的清談功力都被我削弱了,按原來的設想,他們還要再辯幾輪的,但為免這段拉得太長使得大家讀得過於繁瑣,只好精簡。

我估計可能有的小夥伴會不願意看這種學術辯論,但“清談”包括後文會出現的儒家論學,以及金陵卷中王揚那場震動天下釋家的“辯經”與北朝卷裡引發一連串意外後果的“問難”、“說法”,其實都是那個時代重要的一面,並且也和故事主線及人物塑造息息相關,幾句話略過固然寫得輕鬆,但卻沒勁,巨幅畫卷正在展開,請諸君允我徐徐為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