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竟陵通往揚州的航道上,蘇昱辰靜靜坐在桌案前書寫著,隨著他筆鋒落下最後一章,敲門聲隨之響起。
“石師,宋閥那邊有情報傳來了!”虛行之站在一旁道。
【臨江宮變,楊廣身死,他對臨死前有你這樣一個知己而喜悅,不枉人世間來這一趟】
蘇昱辰筆鋒一頓,隨即不在意道:“楊廣死了麼?”
虛行之點頭道:
“有訊息傳出,宇文閥和獨孤閥聯手叛亂,楊廣反應不及,身死臨江宮中。獨孤閥棋差一招,大部分禁衛軍被宇文閥控制。”
“如今歷陽和丹陽都已經戒嚴,百姓四處逃遁,只怕戰火再起。”
“另外有訊息傳來,寇仲和徐子陵也出現在臨江宮中,似乎和楊廣之死也有關係。”
“你怎麼看?”蘇昱辰頭也不抬道。
虛行之拱手道:
“以在下愚見,宇文化及只怕不敢和江淮軍交戰。此時楊廣剛死,且死因存疑。就算禁衛軍中多有宇文閥的親信,也難免軍心不穩。”
“畢竟自古以來,以臣弒君,絕非小事。楊廣再昏聵,也是君。”
“若行之所料不錯,宇文化及只怕要率軍北歸,佔據京師,而後挾天子以令諸侯了。”
“只是如此一來,難免便宜了李閥和李密。楊廣一死,能阻攔李閥進逼關中的宋老生和屈突通只怕難以支撐了。”
“李淵此人雖懦弱,但他四個兒子皆不凡,長子李建成剛毅果決,次子李世民敢想敢做,有勇有謀,三子李元吉陰沉狡詐,都是亂世梟雄。四子李元霸勇武過人,是軍中猛將。”
“李淵能成事,他幾個兒子缺一不可。如此一來,宇文化及只怕不能佔據京師多久,就要落入李閥手中。”
“而李密肯定會藉此機會,在半路劫殺宇文化及大軍,而後攜勝者之勢,進逼洛陽,與王世充決戰。”
“我們是否需要加快步伐,儘快統一南方?”
蘇昱辰點點頭道:
“能著眼於全域性,看清天下走向。虛先生之才,當得起丞相之職。”
“我們繞道歷陽,我去見一見杜伏威,一舉拿下江淮軍,然後返回揚州,也該讓你見一見宋師道了。”
“這……”
虛行之略微一猶豫,道:“杜伏威為人果決硬氣,只怕絕不會束手就擒。加上背後有鐵勒飛鷹-曲傲支撐,就怕他寧死不降。”
“而且一旦宇文化及撤走,杜伏威肯定會派輔公佑進軍丹陽,他自己也會動身前往支援,絕不會坐看不動。屆時他有大軍在手,想要擊殺他只怕不容易。”
蘇昱辰寫完最後一個字,仔細看了看,不在意道:“虛先生一定也好奇我的境界。這次,我讓虛先生見識一下,何為仙!”
虛行之微微一愣,隨即拱手道:“那行之拭目以待!”
蘇昱辰合上書寫完的冊子,道:“至於李密,虛先生覺得寇仲和徐子陵能否協助王世充擊敗李密?”
“這……”虛行之略微詫異,但還是直言道,“行之從未見過二人,卻是難以判斷。”
蘇昱辰想一想這二人都是天命之子,雖然這不是什麼氣運世界,但天命哪有道理可講,就算是十死無生的戰場,老天爺也會給親兒子開掛的。
他笑了笑道:“我卻是對他們有信心!”
“此地距離丹陽還有多遠?”
“不到兩百里。”虛行之道。
蘇昱辰起身走出船艙,站在甲板上看著遠處隱約看見的輪廓,元神順應冥冥中的氣機,眼中神光一閃:“找到了!”
元神勾動五臟中的五行之種,順著天地元氣中無處不在的五行元氣提供支撐,右手一勾,一團江水凌空浮起,在兩人面前形成一面水鏡。
五色毫光一閃,水鏡中閃現出甲板上的畫面,隨後畫面飛快推進,虛行之眼前一花,畫面再停頓時,已經轉到了一座古城前,城門上‘丹陽’兩個字歷歷在目。
畫面一轉,城門口計程車卒已經換成了杜伏威手下江淮軍的裝扮,看來宇文化及前腳剛走,後腳輔公佑已經到了丹陽,雙方還挺有默契。
畫面對準了排隊進城的人群中兩個衣衫襤褸的小混混,若是仔細看,還能看出正是寇仲和徐子陵二人。
隨後畫面持續升高,很快就變成了俯視丹陽,蘇昱辰眼眸中蓮影旋轉過了片刻搖頭道:“杜伏威還沒到丹陽,不過這兩個小子已到,杜伏威已經不遠了。”
虛行之呆呆看著眼前的水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