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你的武功見識,你還需要段氏的六脈神劍?”
這是在去大理的路上,王語嫣忍不住心中的疑惑,還是問了出來。
蘇昱辰和她並排騎在馬上,看著四周不一樣的景緻,邊走邊道:“段氏的六脈神劍被傳的神乎其神,不去見識一下,太過可惜。最主要的,還是我想去看看枯榮。”
“枯榮?”
“不錯!枯榮和尚。也是大理天龍寺這一代輩分最高的和尚。他主修佛門枯榮禪功,我對這門武功更有興趣。”
“可你不是道家嗎?你想佛道同修?難道不怕內功心法不能相容?”
“佛本是道!昔日老君化胡為佛,佛法本就出自道法,又哪裡來的不能相容。”
“我還以為你很討厭佛門。”
“我當然很討厭禿驢,但這也不耽誤我拿他們的法門用一用。”
“你這話被人聽去了,就是大逆不道。”
“我這是拿來主義,借來用用而已,有何不可?”
………………
洞庭君山。
昔日熱鬧的丐幫總舵這一日卻是有些低沉,喬峰率領丐幫其他長老返回,汪劍通得知雁門關大勝之後,終於再也堅持不住。
按照汪劍通的說法,丐幫本就是一群乞丐,就不要拘泥那些俗世禮節,一口薄棺,葬在君山就可以了……
“我們本身就是乞丐,即便停靈七日,那些世家門閥,朝堂高官也不會高看我等一眼,何必浪費那些錢財。”
“我已經事前通告各門各派,不停靈祭拜,若是有心,等我死後,去墳前送上一杯薄酒即可。”
“如今北地民生多艱,留下有用之財,多做一些善事吧。”
“馬副幫主,我走之後,你要和眾位兄弟,輔佐喬峰,共興我丐幫。”
看著底下眾人悲傷的神色,汪劍通哈哈一笑,覺得此生再無遺憾,當即眼前一黑,酣然長逝。
汪劍通即死,眾人當即按照遺願,由喬峰和馬大元抬棺,將他葬在君山後山。隨即擁立喬峰接任,通告天下。
而喬峰繼位不久,就發生了另一件事,少林玄悲在前往大理送信的途中遇害,喬峰與馬大元商量……
“少林玄悲大師死在自己最為精通的韋陀杵下,此事已經天下皆知。幫主還是覺得不是慕容復所為?”
“雖然傳聞慕容復精通天下武學,慕容家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傳的神乎其神,但我總覺得……”
喬峰想起雁門關大戰時最後一個一起闖進遼軍大營的絡腮鬍男子,那人武功駁雜,見識不凡,但一身內功卻不如何。
“若那人是慕容復……”喬峰忍不住搖了搖頭,又想起在煙雨樓遇到的那人,對慕容復的評價,心中更是有了某些猜測。
喬峰當即將自己的猜想告訴馬大元和其他長老,隨即道……
“若那人真是慕容復,以他的武功,即便有‘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殺招,想殺玄悲大師只怕還有些難。”
“這其中一定有什麼事,才導致玄悲大師被殺。喬某擔心,如果這是有心人嫁禍給慕容復,想借此挑動中原武林內鬥。”
“但是玄悲大師確實死在自己最精通的韋陀杵下,此事大理已經證明。”有長老反駁道。
喬峰搖了搖頭,解釋道:“韋陀杵雖然是少林絕技,但對於真正的好手來說,卻並不是什麼難以學會的武功。喬某曾經認識一人,任何武功在他眼裡,只要看過一眼,搭過一次手,就能學會。”
眾人不由面面相覷,不敢相信天下竟然還有這種人,但看喬峰說的認真,顯然不是誆騙大家。
馬大元點點頭道:“傳說少林玄澄大師就精通十幾門少林絕學,幫主所說,也不是不可能。我等愚笨,卻不能把天下人都想做如此。”
喬峰道:“如今最主要的,就是查清玄悲大師的死因,儘量避免引起武林內鬥。可惜,那人若在,或許他能知道些什麼?”
丐幫眾人雖然不知道喬峰口中那人是誰,但看他如此推崇,反而越發好奇。只是此時大家心思都放在查清玄悲遇難一事,這些心思只能押後再談。
就在眾人聚集在大堂內商談對策之時,康敏帶著幾人給大家送上茶水果點,引的眾人紛紛稱謝。
“幫主也喝杯茶,此茶清肺化火,對人大有好處。”康敏親自將一盞茶送到喬峰跟前道。
“多謝嫂夫人。”可惜喬峰心事重重,卻沒有看見康敏柔情似水的眼神,只是接過茶杯,對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