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郡王允禔神色冷峻,眼中透著一股狠厲,他一馬當先,身後是老九、老十、老十三、老十四,每個人都帶著一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兵馬。
馬蹄聲在寂靜的夜裡如雷鳴般轟響,他們如洶湧的潮水一般朝著包衣家族的聚居地疾馳而去。
剎那間,包衣家族所在之處就被圍得水洩不通,宛如鐵桶一般。
那些包衣家族的人們還沉浸在夜晚的靜謐中,毫無防備,他們怎麼也想不到,災難會在這樣一個看似平常的夜晚突然降臨。
就在他們尚未反應過來之時,抄家的行動已經迅速展開。
士兵們如狼似虎地衝入各個宅院,翻箱倒櫃,一時間,喊叫聲、哭鬧聲、器物破碎聲交織在一起。
一箱箱、一櫃櫃的財物被從屋內抬出,那場面簡直讓人目瞪口呆。
抄出來的東西種類繁多、琳琅滿目,一臺臺裝滿金子的箱子,在火把的映照下閃耀著刺目的光芒。
銀子堆積如山,晃得人眼花繚亂;珠寶首飾更是璀璨奪目,每一顆寶石都像是在訴說著往日的奢華。
還有那些原本應該呈獻給皇室的貢品,也被從藏匿之處搜了出來,這些精美的物件上似乎還殘留著皇家的威嚴,如今卻被隨意地堆放在一起。
老大、老九、老十、十三、十四站在一旁,望著這如山的財寶,眼睛都紅了,這些可都是他愛新覺羅家的銀子啊!
他們縱橫官場、王府多年,卻也未曾見過如此多的財富一次性出現在眼前。
尤其是烏雅家,那抄出來的財物數量之多,簡直超乎想象,金銀財寶像是無窮無盡一般,從烏雅家的各個角落被源源不斷地抬出,令人咋舌。
而那些包衣家族的人,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中,無一倖免,全部被五花大綁,押往大牢。
他們的眼中滿是驚恐和絕望,在這重兵把守之下,他們根本沒有任何逃脫或者求救的機會。
烏雅家的人在慌亂中看到了十四,就像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他們聲淚俱下地企圖打感情牌。
他們哭訴著,聲稱他們自己是十四的外家,做這些事情都是為了十四,試圖讓十四念在親情的份上網開一面。
然而,十四的臉上沒有絲毫動容,他的眼神冰冷如霜,彷彿眼前這些人只是陌生人,根本不聽他們在說些什麼,只是冷漠地看著他們被士兵拖走。
周圍的百姓們聽聞動靜,紛紛趕來圍觀,當他們看到包衣家族被抄家時,心中無不歡呼雀躍。
這些年來,百姓們沒少受這些包衣家族的欺凌和壓榨,他們的惡行早已在百姓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如今看到這些往日作威作福的人落得如此下場,百姓們都覺得大快人心。
而且,說不定這些抄出來的銀錢中,就有曾經從他們手中巧取豪奪過去的呢!他們在一旁指指點點,臉上洋溢著復仇後的快意。
黑夜的帷幕在不知不覺中緩緩落下,很快,一夜的時間如白駒過隙般過去了。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巍峨的宮殿之上,皇上像往常一樣準備上朝,金鑾殿內,氣氛莊嚴肅穆,大臣們分列兩旁。
就在早朝進行之時,一位御史匆匆出列,他眉頭緊皺,滿臉疑惑,將昨晚發生的抄家之事一五一十地報告給了皇上。
那御史雖不知事情的來龍去脈,但深知此事重大,不敢有絲毫隱瞞。
與此同時,參與抄家的幾人組——直郡王允禔、老九、老十、老十三、老十四,也來到了乾清宮的大朝會上。
他們可不是空手而來,身後的隊伍抬著一箱箱、一擔擔昨晚從包衣家族抄出來的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甚至還有各國之前進貢的珍貴貢品。
這些財物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彷彿是一座移動的寶藏,引得眾人紛紛側目。
皇上見大臣們面面相覷、不明所以,便決定帶著大臣們前往國庫。
眾人浩浩蕩蕩地來到國庫外,只見原本空曠的國庫周圍此時已經堆滿了各種各樣的財物。
金銀珠寶堆積如山,在陽光下閃耀著璀璨的光芒,那光芒幾乎刺痛人的眼睛。
綾羅綢緞一匹匹堆疊在一起,色彩斑斕,彷彿是天邊的彩霞掉落人間。
而那些各國進貢的貢品更是精美絕倫,每一件都彰顯著異國的風情和精湛的工藝。
皇上一聲令下,負責入庫的太監和侍衛們開始忙碌起來。
老九一向對金錢有著濃厚的興趣,此時他站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