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章 想落髮出家

大魏朝佛教盛行,寺廟庵堂多到有山就有廟。

實則從前朝開始,佛教便一直盛行,再加上後來經歷改朝換代的戰火紛亂,百姓民不聊生,現世無法安穩,只能將希望寄託於輪迴轉世,更加劇了佛教信仰的根深蒂固。

本朝開國之初,皇帝看到佛教提出的“因果輪迴”“善惡有報”等教理經義,可以規勸百姓向善,有利於社會安定,為了維護統治便繼續大力推行佛教,才造成今日百姓對佛教的盲目迷信。

翠微山的佛教寺廟只是普通規格,裡面不算大,香火也不算特別旺盛。

卿言對佛教有真誠,但不迷信。

尼姑庵對她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容身之所。

由於寺廟庵堂繁多,佛教講究積德行善,有許多無家可歸的流民都會暫時在寺廟求安置。

卿言從容寂身邊逃走後,打算過偽裝改扮,先找個尼姑庵借住幾天。

反正她孤身一人,在外無法謀求生計,倒不如就此出家,在一處清靜之地安然度過餘生。

桓晏聽到她說想住在尼姑庵,面上一怔,訥訥問:“言兒以後不想嫁給我?”

嫁給別人肯定是不行,她連他也不想嫁了?

“言兒脫離賤籍,身份也只是庶民,桓晏哥哥入京之後,便不要再來尋言兒了。”離上京越近,她便只能對他更生分。

在此處落髮為尼,旁人不知她的真實身份,倒也算安穩。

除了桓晏,沒人知道她是昔日的上京第一美人。

桓晏以為她肯再叫他桓晏哥哥,她對他就能回到當初。

卻原來言兒再也不想回到他身邊,等他來娶她。

“言兒是想在此出家?”桓晏面上露出震愕,哪會還聽不懂她在與他決絕。

“桓晏哥哥明白的,我待在這裡比待在任何地方都好。”卿言目光堅定,望著他。

桓晏能明白將她安置在庵堂,比將她安置在他的私宅更好。

可是,他絕對不會讓她削髮為尼。

他當真是會一次又一次向她妥協,最後馬車還是朝著翠微山而去。

寺廟庵堂有專為貴人到訪設定的客舍,桓晏將她安置在靜水庵的客舍中,還專門給她安排在一處遠人幽靜的房間。

另外他還把兩個丫鬟留下來照顧她。

“無人留下照顧言兒,我不放心把言兒一個人留在這兒。”桓晏回京便要立即進宮覆命,不能在此久待,“言兒不肯答應,我便還是帶言兒進城。”

卿言無奈,路上買的兩個丫鬟還是留了下來。

“桓晏哥哥別再來了。”他若再來,她只能想想辦法另找個地方出家。

桓晏沒說話,就把她放在這裡不管,他肯定做不到。

卿言身上的傷還要將養,以她的身體狀況,起碼要養上半個月,內傷外傷才能完全康復。

先在此住下,別的卿言想等傷好之後再做打算。

桓晏走之前囑咐兩個丫鬟,她若去找庵裡的師太落髮,一定要攔著她。

等桓晏回到上京之後,自然很快得知了一個多月之前,她被容寂和肅王送給了定遠侯之子蕭家二郎。

蕭家二郎離京回隴右的路上被山賊所殺,一行人的屍體被找到,其中缺了她那具屍體,所有人都心下清楚,她該是被山賊擄了去。

桓晏只想到在路上撿到她,她渾身帶傷的悽慘模樣,顧不得思考她為何會從隴右到了河南府。

難怪言兒叫他別問,她不想說。

桓晏下意識以為,她被山賊欺負了,心如死灰才不想再嫁給他,一心要落髮出家,死活不肯再進城。

桓晏當即就想闖進肅王府,還想殺了容寂!

她只是一個家中突遭變故的弱女子,卻被他們欺凌至此!

太子及時攔住他,正因怕他得知訊息做出衝動的事,太子才沒給他傳遞任何訊息。

魏承乾向桓晏表示歉意,在他的位置,若親自出面制止魏承恪把她轉送給蕭家人,就算她留在上京也會成為眾矢之的,往後極有可能會被迫害致死。

桓晏能理解太子的處境,他怪不到別人,只能怪他自己,他最該憎恨的人也是他自己。

當天桓晏便駕馬出城,來到了靜水庵。

他不由分說一把將卿言抱住,力道大到根本不像他平日為人那般溫和有禮。

“我不會嫌棄言兒,明日我們就成婚!”桓晏就跟瘋了一般,他的眼眸血紅,已經失去了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