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讓我們的行動更加隱蔽、更加順遂。同時,我們自身也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加強自身的防護措施,不能有絲毫的懈怠,避免被日軍那狡猾的眼睛發現我們的蹤跡,否則,我們之前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
經過一番緊張而激烈的商討,他們仿若一群精心籌謀戰局的軍事家,制定出了一份詳盡而周密的作戰計劃。這份計劃猶如一把鋒利的利劍,即將刺向日軍的要害。一方面,由馮三航親自帶領一支經過精挑細選、訓練有素的小分隊,如同獵豹潛伏在草叢中一般,悄悄地埋伏在日軍物資運輸隊必經的一條山路兩側。那山路蜿蜒曲折,兩側是茂密得仿若綠色海洋的灌木叢,為他們提供了絕佳的隱蔽之所。他們隱匿在其中,眼神緊緊地盯著前方那唯一的通道,手中的武器早已上膛,冰冷的槍管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每一個人都做好了隨時投入戰鬥的準備,他們的心跳聲在寂靜的山林中清晰可聞,那是對戰鬥的期待與緊張交織的節奏。時間仿若蝸牛爬行般緩慢,一分一秒地艱難流逝,太陽漸漸升高,熾熱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如利劍般灑在他們身上,汗水溼透了他們的衣衫,順著臉頰滑落,滴落在乾燥的土地上,但他們渾然不覺,彷彿整個世界都只剩下眼前這條即將迎來敵人的道路,依然保持著高度的警覺,如同雕塑般紋絲不動,等待著獵物的到來。
終於,遠處隱隱傳來了汽車的轟鳴聲,那聲音在寂靜的山林中顯得格外刺耳,彷彿是死亡的號角。馮三航迅速拿起望遠鏡,透過鏡片望去,只見一支由十幾輛卡車組成的運輸隊緩緩駛來,車上高高堆起的貨物,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醒目,那是日軍用來繼續殘害百姓、發動戰爭的武器彈藥和糧食等物資。運輸隊的周圍,還有數十名日軍士兵護衛,他們眼神警惕地掃視著四周,手中的槍緊緊握著,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馮三航看到這一幕,心中暗自欣喜,他知曉,期待已久的機會終於來臨,這將是一場激烈而殘酷的戰鬥,但他們沒有退路,唯有勝利才能讓這片土地迎來一絲曙光。
當運輸隊完全進入伏擊圈後,馮三航果斷地發出了攻擊訊號,那訊號彷彿是一道閃電,劃破了山林的寧靜。瞬間,槍聲大作,清脆的槍聲在山谷中迴盪,子彈如雨點般密集地飛向日軍。日軍被這突如其來的猛烈襲擊打得手足無措,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他們驚慌失措地紛紛跳下卡車,像無頭蒼蠅般四處逃竄,尋找著可以躲避子彈的掩護之處,試圖在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下組織起有效的抵抗。然而,馮三航等人佔據了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仿若掌控著戰場全域性的神明,他們依託著山勢和灌木叢,對日軍展開了狂風暴雨般的猛烈攻擊。
在激烈的交火中,馮三航充分展現出了他那出神入化的射擊技巧和卓越的領導才能。他手持雙槍,身姿矯健地穿梭在陣地上,左右開弓,每一槍都精準無誤地命中目標,日軍士兵在他的槍下如同脆弱的稻草人,紛紛倒下,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其他隊員也毫不示弱,他們緊密配合,仿若一個配合默契的戰鬥機器,互相支援,彼此掩護,與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在槍林彈雨中毫不退縮,每一次射擊、每一次投擲手榴彈,都帶著他們對日軍的深仇大恨和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對生存的渴望。
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生死較量的激戰,日軍的運輸隊被徹底擊潰。他們死傷慘重,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鮮血匯聚成了一條條小溪,慘不忍睹。剩餘計程車兵在恐懼的驅使下,紛紛丟盔棄甲,狼狽逃竄,消失在了山林之中。馮三航等人則迅速衝下山坡,仿若餓狼撲食般衝向日軍的物資,他們手腳麻利地搶奪著那些珍貴的武器彈藥和糧食,這些物資將成為他們繼續抗擊日軍的有力保障。隨後,他們在卡車上和道路的關鍵位置安置了炸藥,隨著一聲聲巨響,剩餘的車輛和物資在火光和硝煙中化為了灰燼,阻斷了日軍的運輸通道,給他們的物資供應造成了更大的困難。然後,他們帶著戰利品,迅速而有序地撤離了現場,消失在了山林之中,如同融入了大自然,讓日軍無從追尋。
與此同時,在海城城內,美姬和慕丹丹也按照計劃展開了行動。她們仿若靈動的幽靈,組織群眾在不同的地點製造了多起小規模的爆炸事件,那些爆炸聲在城市的角落裡響起,引起了日軍的一陣恐慌。同時,她們還在日軍的巡邏路線上巧妙地設定了各種各樣的陷阱,有隱藏在暗處的尖刺陷阱、絆腳索等,當日軍巡邏隊經過時,常常會被這些陷阱弄得人仰馬翻,狼狽不堪。這些行動使得日軍疲於奔命,不得不分散大量的兵力去應對這些突發情況,從而大大減輕了